[发明专利]海工混凝土在役快速修复材料及其施工技术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17688.0 | 申请日: | 2010-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062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08 |
发明(设计)人: | 黄微波;吕平;李鑫茂;张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9D175/02 | 分类号: | C09D175/02;C04B41/48;E02B3/16 |
代理公司: | 青岛海昊知识产权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1 | 代理人: | 王铎 |
地址: | 266033***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凝土 快速 修复 材料 及其 施工 技术 | ||
1.一种海工混凝土在役快速修复材料,其特征在于它由A组分和R组分按体积比为1∶1反应生成;所述A组分是由20~70重量份低官能度多异氰酸酯和25~85重量份聚醚多元醇合成的半预聚物,R组分包括15~60重量份二胺类扩链剂,10~75重量份端氨基聚醚,10~70重量份端羟基聚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工混凝土在役快速修复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R组分还包括1~30重量份颜料、1~30重量份填料及1~30重量份助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工混凝土在役快速修复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官能度多异氰酸酯的官能度为1~2.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工混凝土在役快速修复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半预聚物的游离异氰酸酯基含量在6%~25%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海工混凝土在役快速修复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低官能度多异氰酸酯为下列中的一种或几种:甲苯二异氰酸酯、三苯基甲烷三异氰酸酯、亚苯基碳化二亚胺-脲酮亚胺改性的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1,5-萘二异氰酸酯、多亚甲基二异氰酸酯、3,3’-二甲基-4,4’-联苯二异氰酸酯、多苯基多异氰酸酯、环己烷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4,4’-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高2,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环己二异氰酸酯、对苯二异氰酸酯、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对四甲基苯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多亚甲基多苯基多异氰酸酯、苯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四甲基苯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工混凝土在役快速修复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醚多元醇的羟基官能度为2~4,羟基当量在500~4000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工混凝土在役快速修复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二胺类扩链剂为3,3’-二氯-4,4’-二氨基二苯甲烷、二乙基甲苯二胺(DETDA)、4,4’-亚甲基双(3-氯-2,6-二乙基苯胺)(M-CDEA)、二甲巯基甲苯二胺(DMTDA)、N,N’-二烷基甲基二苯胺、异佛尔酮二胺中的一种或几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工混凝土在役快速修复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端氨基聚醚是含聚氧化乙烯或氧化丙烯主链的端氨基聚醚,其官能度为2~3。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工混凝土在役快速修复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端羟基聚醚的羟基官能度为2~4,羟基当量在500~4000之间,为下列中的一种或几种:聚乙二醇醚、聚丙二醇醚、聚丙三醇醚、聚季戊四醇醚、聚四氢呋喃醚二醇、蓖麻油及天津石化生产的TMN-350、TMN-450、TMN-3050、TMN-500、TMN-700。
10.一种海工混凝土在役快速修复材料的施工技术,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1)首先清洁受损混凝土表面并除掉表面的残留物及盐分;(2)采用底漆、封孔腻子和修补腻子对已经清洁的混凝土基材进行处理;(3)将权利要求1所述A、R两组分按体积比1∶1喷涂于经过处理的受损混凝土基材表面形成快速修复聚脲弹性体涂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理工大学,未经青岛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1768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