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信号发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17566.1 | 申请日: | 2010-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829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10 |
发明(设计)人: | 黄沫;王冬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广晟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K3/02 | 分类号: | H03K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逯长明 |
地址: | 510630 广东省广州市天***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信号发生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信号发生器。
背景技术
近年来,移动通讯技术发展迅猛,3G、WLAN等通讯技术的涌现对高速、低成本等高性能通讯电路的需求逐步提高。高集成度的收发机为调制器和解调器提供精确正交I/Q(in-phase/quadrature-phase)两路信号,在移动通讯技术中广泛应用,并由于其低成本的优势成为收发机的发展趋势,其中,实现产生所述I/Q两路信号的分频器技术以其功耗低,I/Q匹配精度较高的优点受到人们的青睐。
现有技术中的分频器应用较为广泛的是高速动态CMOS分频器,如图1所示,所述高速动态CMOS分频器包括:第一反相器101,第二反相器102和第三反相器103,所述第一反相器101和第二反相器102分别由差分时钟信号CLK和CLKb控制实现动态锁存,第三反相器103实现负反馈要求的180°的反相功能。
发明人发现:虽然现有技术中的所述高速动态CMOS分频器工作效率高、功耗低,但在输出产生正交差分信号时,精确度不高,故需要能够产生精确分频的正交差分信号的发生器来满足上述需求。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信号发生器,以实现精确地产生正交差分信号的目的。
一种信号发生器,包括:第一分频器、第二分频器、结构相同的第一反相反馈电路和第二反相反馈电路,其中:
所述第一分频器与所述第二分频器结构相同,均包含输出端和中间节点端;
所述第一反相反馈电路耦合于所述第一分频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分频器的输出端之间;
所述第二反相反馈电路耦合于所述第一分频器的中间节点端和所述第二分频器的中间节点端之间。
本信号发生器的所述两个分频器分别具有输出端与中间节点端,鉴于所述中间节点端相对于所述输出端具有90°的相移,从而产生了正交的信号;所述第一反相反馈电路耦合于所述第一分频器的输出端与第二分频器的输出端之间产生了一路差分信号,而所述第二反相反馈电路耦合于所述第一分频器的中间节点端和所述第二分频器的中间节点端之间又产生了一路差分信号,且由于所述第一分频器与所述第二分频器在结构上相同,并结合结构相同、具有反相及反馈功能的第一反相反馈电路和第二反相反馈电路,所述信号发生器结构上高度对称,并设有反馈电路,从而在所述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端产生了0°、90°、180°和270°的精确正交差分信号,克服了现有技术的分频器不能产生精确的正交差分信号的缺点。
优选地,所述第一反相反馈电路具体为:结构相同并交叉耦合的第一反相器和第二反相器,
所述第二反相反馈电路具体为:结构相同并交叉耦合的第三反相器与第四反相器。
所述第一反相反馈电路和所述第二反相反馈电路用最少的器件实现了反相的功能,能够恒定保持所述反馈电路两端的信号具有180°的相移,并减少了所述信号发生器的所述输出端和所述中间节点端的寄生电容,提高了所述信号发生器产生信号的质量(功耗和噪声性能)和速率。
优选地,所述第一反相器、所述第二反相器、所述第三反相器与所述第四反相器均为NMOS反相器。
所述NMOS反相器作为优选,在本发明中使用,但并不限于本反相器,PMOS也是能够实现本发明技术效果的电路结构。
优选地,所述第一分频器与所述第二分配器为结构相同的分频器,均包括一对交叉耦合的锁存器。
优选地,所述锁存器具体为边沿触发器。
优选地,所述边沿触发器具体为D触发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广晟微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广晟微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1756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影音多媒体系统芯片的自我测试电路
- 下一篇:可增加太阳能发电效率的电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