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飞行控制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17205.7 | 申请日: | 2010-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661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20 |
发明(设计)人: | 胡春华;杨贵慈;续立军;严斌;陈海昕;葛东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D1/00 | 分类号: | G05D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泽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9 | 代理人: | 苏培华 |
地址: | 10008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飞行 控制系统 | ||
1.一种飞行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载系统,包括置于无人机外部的微型摄像机和GPS接收机,置于无人机内部的GPS信号采集单元、电源监控单元、叠加单元,以及,微波发射单元;
地面系统,包括微波接收单元、视频显示器和遥控器;
其中,所述微型摄像机,用于实时监控无人机正前方的视频图像;
所述GPS信号采集单元,用于采集所述GPS接收机传出的数据,并处理得到飞行参数;
所述电源监控单元,用于检测得到无人机的电源信息;
所述叠加单元,用于将所述飞行参数和/或电源信息叠加到视频图像上;
所述微波发射单元,用于向地面系统发射所述叠加结果;
所述微波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叠加结果,并传送到所述视频显示器;
所述视频显示器,用于显示所述叠加结果;
所述遥控器,用于接收操纵,进行无人机的遥控飞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行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舵机控制单元,置于无人机内部,用于接收所述遥控器发送的舵面控制信号,对无人机的舵面进行控制。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飞行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遥控器,还用于实现无人机的工作模式切换,其中,所述工作模式包括自主飞行模式和遥控飞行模式。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飞行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自主飞行模式下,所述飞行控制系统还包括:
参数设定卡,其置于无人机外部,用于接收地面操作人员对自动驾驶参数的设定,其中,所述自动驾驶参数包括自动驾驶控制参数和飞行航点;
自动驾驶单元,其置于无人机内部,用于根据所述GPS信号采集单元传入的飞行参数,通过所述自动驾驶控制参数,控制所述飞行航点的遍历完成。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飞行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舵机控制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自动驾驶单元发送的舵面控制信号,对无人机的舵面进行控制,包括:
基于所述自动驾驶控制参数的高度控制环路和航向控制环路;
高度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GPS信号采集单元传入的飞行高度数据,利用所述高度控制环路控制无人机的升降舵;
方向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GPS信号采集单元传入的飞行航向数据,利用所述航向控制环路控制无人机的方向舵。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行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飞行参数和/或电源信息的叠加方式包括:图形、数字和字母。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行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信息包括:输出电流、输出电压和耗电量;
所述电源监控单元,具体用于通过传感器将无人机的动力电源电流转换为电压信号,通过模数转换,采样获得无人机动力电源的输出电流和输出电压,通过积分计算得到飞行的耗电量。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行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遥控器,还用于开启或关闭所述叠加单元的叠加功能。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行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飞行参数包括:飞行速度数据、飞行高度数据和飞行航向数据。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行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波发射单元包括:
传输子单元,用于接收所述叠加结果;
天线,用于向地面系统发射所述叠加结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1720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