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柔性平板重力散热器的LED墙角灯散热器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216572.5 | 申请日: | 2010-07-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716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27 |
| 发明(设计)人: | 李元阳;刘振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 主分类号: | F21V29/00 | 分类号: | F21V29/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交达专利事务所 31201 | 代理人: | 王锡麟;王桂忠 |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柔性 平板 重力 散热器 led 墙角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发光二极管技术领域的装置,具体是一种具有柔性平板重力散热器的LED墙角灯散热器。
背景技术
在当今电能需求与生产日趋失衡的条件下,最有效的解决途径就是提升能效,对于将电能转化为光能的利用上也同样如此。一方面,传统的隧道、厂房、广场及道路等场合的照明常使用高压钠灯,它存在着能耗大,寿命短两大致命缺点。另一方面,高亮度大功率LED近年来在光输出、能效及成本等方面全面改善,同时结合小巧、低压工作、全固态、长寿命、省电、维护容易及环保等众多优势,正在照明领域掀起革命,成为新一代环保型照明光源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也成为21世纪最具发展前景的高技术领域之一。大功率LED采用集成封装技术,光效更高,功率更大,虽然被广泛的应用于道路、建筑、广场等室内外的照明亮化,但散热技术上一直是瓶颈问题。
经过对现有技术的检索发现,中国专利号ZL200820070442.3,实用新型名称为:热管散热装置及大功率LED路灯、厂房灯和隧道灯。该技术热管散热装置含有传热板、热管和散热片。通过近似“L”形的圆管丝网热管和水平设置的直圆管丝网热管与两组背靠背安装的散热片和安装筒连接。使用商品化的圆管丝网热管,蒸发部和LED基板连接,冷凝部安装散热片,属于常规的热管散热方式。由于丝网热管最大散热能力不大,且相对于大功率LED灯来说,所布置的丝网热管的数量又过少,并且丝网热管表面的翅片和热管不是一体,增大了接触热阻。这种常规热管散热方式并不适用于大功率LED。
进一步检索发现,中国专利号ZL200820009308.2,实用新型名称为:热管散热装置及大功率LED路灯。该技术通过将商品直管丝网热管一端安装在铝基板背部,另一端安装在散热片底部的槽中实现散热,也是一种常规的热管散热方式。该装置结构简单,加工方便,但同样由于丝网热管最大散热能力不大,且相对于大功率LED灯来说,所布置的丝网热管的数量又过少,并且丝网热管表面的翅片和热管不是一体,增大了接触热阻。这种常规热管散热方式并不适用于大功率LED。
中国专利申请号200810029568.0,发明名称为:一种基于热管散热的大功率LED模组框架式路灯。该技术为了实现大功率的散热将多个LED分散在多个LED铝基板上,每个小铝基板安装在其对应的一个圆柱形丝网热管固定板上,通过横插在热管固定凹槽上的热管将热量导出。该装置使用的是小功率LED。这种方法的散热能力和现有的翼片散热相差不大。丝网类热管的最大散热能力都不大,而且装置元部件过于零散,并不适用于大功率LED散热。
中国专利申请号200910080178.0,发明名称为:新型LED及大功率散热器件散热器。该技术采用平板热管水平放置,内部冲压出并排排列的多个通孔阵列,通孔内壁带有挤压成型的若干微翅片,冷凝段安装翅片。该技术是一个重力型水平热管,由于散热翅片与热管不是一体,接触热阻较大。并且靠外加电力进行风冷散热,不仅会多耗能且使得装置的整体寿命和可靠度降低。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大多采用热管技术,且使用的热管大多都用商品化的热管,对圆管形或平板形热管,都是将热管的蒸发段和LED基板连接,将热管的冷凝段和散热翅片连接。这样虽然安装简便,其散热效果并不理想。灯具一经安装就无法调整光线角度,无法满足特殊用途的灯具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具有柔性平板重力散热器的LED墙角灯散热器,散热特性高,启动性能好、均温性好、结构紧凑、加工方便、能调节光路的新型LED壁灯散热器。可用于各种室内照明和隧道照明。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发明包括:LED灯具、LED基板、柔性平板重力散热器、壁面冷板和聚光反射板,其中:LED基板和聚光反射板分别固定设置于柔性平板重力散热器上,柔性平板重力散热器固定设置于壁面冷板上并与墙体固定连接,LED灯具与LED基板固定连接。
所述的柔性平板重力散热器包括:蒸发部和与之转动连接的冷凝部,其中:蒸发部的两侧分别与壁面冷板和LED基板固定连接且均为面接触,冷凝部与聚光反射板固定连接。
所述的蒸发部为内置若干内肋板的蒸发水箱,其中:内肋板为矩形体结构且仅一面与蒸发水箱内壁相连接,若干块内肋板相互平行设置。
所述的冷凝部包括:角度调整杆、内置若干内肋板的冷凝水箱和散热翅片,其中:散热翅片固定设置于冷凝水箱的外部,冷凝水箱与聚光反射板固定连接,角度调整杆的一端固定设置于壁面冷板上,另一端与散热翅片活动连接,内肋板为矩形体结构且与冷凝水箱内壁相连接,若干块内肋板相互平行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1657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