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性乳化沥青稀浆封层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16551.3 | 申请日: | 2010-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926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24 |
发明(设计)人: | 刘干斌;开前正;姚志坤;郑荣跃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C7/35 | 分类号: | E01C7/35 |
代理公司: | 宁波奥圣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6 | 代理人: | 程晓明 |
地址: | 31521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性 乳化 沥青 稀浆封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乳化沥青稀浆封层,尤其是涉及一种改性乳化沥青稀浆封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稀浆封层为采用机械设备将乳化沥青、粗细集料、填料、水和添加剂等按照设计配比拌和成稀浆混合料摊铺到原路面上形成的薄层,传统的稀浆封层大多以普通乳化沥青为主,具有表面平整、行车舒适、耐磨性好、振动小、噪音低等优点,但是我国大部地区夏季最高气温高达到了35-40℃以上,沥青路面最高温度达到了60-65℃以上,在高温作用下,沥青路面迅速变形,破损严重,给交通带来巨大不便,因此普通乳化沥青稀浆封层已远不能适应公路养护事业日益发展的需要,特别是普通乳化沥青的高、低温性能明显不足,这就使我们必须研制新型乳化沥青来满足公路建设的需求,通过改性提高乳化沥青稀浆封层的热稳定性是目前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手段。
现有的改性乳化沥青稀浆封层是指添加了橡胶、树脂、高分子聚合物、磨细了的胶粉等改性剂,或采用对沥青进行轻度氧化加工,从而使沥青的性能得到改善的沥青混合物,用它铺设的路面有良好的耐久性、抗磨性,一定程度上实现高温不软化,低温不开裂的功效。由于高温地区受高强度、长时间的太阳辐射作用,路面内产生对流热交换作用,使得热量在路面各层之间传递,尤其是沥青路面在高温条件下容易产生较大的温度应力,进而导致路面温度疲劳的发生。现有的改性乳化沥青稀浆封层没有从减小温度疲劳的根源——太阳辐射方向着手。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有效降低路面温度,减轻路面温度疲劳,延长路面使用寿命,能满足高温地区需要的改性乳化沥青稀浆封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改性乳化沥青稀浆封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组分按如下重量份组成:阳离子乳化沥青10~20份、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即SBS 2~6份、骨料90~100份、矿粉3~5份、水5~15份和纳米填料的含量为2~8份,添加剂1~3份。
所述的纳米填料为二氧化钛、氧化铁红或氧化铁黄中的至少一种以上,含量为2~6份。
所述的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即SBS为固态热塑性橡胶高分子聚合物,含量为6份,形状为星型或线性。
所述的添加剂为硫酸铝1份。
一种制备改性乳化沥青稀浆封层的方法,包括的以下步骤:
(1)将阳离子乳化沥青、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即SBS和纳米填料按如下重量组分混合:乳化沥青10~20份,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即SBS2~6份,纳米填料2~8份;
(2)将混合物送入高速剪切乳化机,在160-175℃的温度下,搅拌10-15分钟,然后在2500-3500r/min的条件下连续剪切40-50分钟;
(3)将改性乳化沥青冷却到常温10-40℃后,加入骨料100份、矿粉3~5份和水5~15份,送入沥青混合料自动拌和机搅拌均匀后,得到改性乳化沥青稀浆封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由于采用了纳米填料,可以有效地提高改性乳化沥青稀浆封层的反射率,与普通乳化沥青稀浆封层技术相比,降低路面温度4-8℃,可以减小沥青路面温度应力及温度疲劳,降低路面的高温变形和车辙损坏,本发明所述的改性乳化沥青稀浆封层技术,可应用于各种等级公路,尤其是在高等级公路养护、罩面,更适应于夏季温度较高地区的公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主要取决于纳米填料的折光指数,表1为试验可用纳米填料折光指数。
表1试验可用纳米填料折光指数比较
从上表可以看出:二氧化钛、氧化铁红和氧化铁黄具有较高的折光指数,加入乳化沥青后,可以有效地提高改性乳化沥青稀浆封层的反射率,在以下实施例中选择二氧化钛(TiO2)作为纳米填料。
实施例1:
阳离子乳化添沥青:BC-1型,满足《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 F40-2004)道路用乳化沥青技术要求,含量10份。
纳米填料:二氧化钛(TiO2),含量2份。
矿粉:含量3份,各项指标性能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 F40-2004)的规定。
骨料:砂90份,各项指标性能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 F40-2004)的规定,矿料级配见表2。
表2矿料级配
水:饮用水5份。
添加剂:硫酸铝1份。
SBS聚合物:线型SBS,含量6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大学,未经宁波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1655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差速动力耦合装置
- 下一篇:多功能熔喷滤芯表面处理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