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马达基座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14955.9 | 申请日: | 2010-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157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1 |
发明(设计)人: | 洪银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建准电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5/20 | 分类号: | H02K5/2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智英财专利代理事务所 11301 | 代理人: | 张俊阁 |
地址: | 中国台湾高雄市苓***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马达 基座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马达基座,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散热孔的马达基座。
背景技术
请参照图1所示,为中国台湾专利第I325469号《散热风扇》发明专利案,其包含一个基座71、一个扇轮72及一个线圈装置73。该基座71上设有中空轴管711;该扇轮72具有一个转轴721,该转轴721能够旋转地结合轴管711;该线圈装置73结合该基座71,用以驱动该扇轮72旋转工作。
上述该基座71的轴管711必须用以支撑如扇轮72等构件,以便该扇轮72能够利用该转轴721与该轴管711之间的配合旋转工作;然而,由于该轴管711必须支持该转轴721高速旋转,且该基座71及该轴管711一般为利用塑胶材质射出成型,因此,在该扇轮72旋转工作的过程中,该轴管711及该基座71与该轴管711相互结合的部位将容易产生积热,甚至变形等问题,造成该扇轮72无法稳定旋转,进而影响整体运转效能。
请参照图2所示,为中国台湾专利第I318559号《散热结构之底座》发明专利案,其包含能够供结合马达的一个基座81,该基座81上设置有一个轴管811,该轴管811能够用以支持一个扇轮的转动轴;又,该基座81另于该轴管811的周边形成数个进风孔812,借此,该马达能够驱动该扇轮旋转工作,并经由该进风孔812导入外界气流。
上述该基座81的轴管811周边虽形成数个进风孔812,然而,该进风孔812仅具有用以导入外界气流进入该基座81内部的功能,再者,由于该进风孔812并未接邻该轴管811;因此,当该轴管811用以支持该扇轮的转动轴,以供该扇轮高速旋转工作的过程中,即使该基座81具有进风孔812的设计,该轴管811及该基座81与该轴管811相互结合的部位,仍容易产生积热及变形等问题。
请参照图3所示,为中国台湾专利第I318036号《马达基座散热构造》发明专利案,其具有一个基座91,该基座91中央的轴管座设有一个轴管911,该轴管911装设有一个扇轮转子92;又,该基座91除在该轴管911的周边形成数个进风孔912外,另于各该进风孔912与该轴管911之间设有数个槽孔913,各该槽孔913内侧则分别设有一个固定板93;借此,当该基座91设置一个电路板94时,该电路板94的电子发热元件941能够透过该槽孔913而固定于该固定板93上,以便借助该固定板93进行散热。
上述该基座91虽于各该进风孔912与该轴管911之间设置数个槽孔913,然而,该槽孔913的主要功能用以搭配该固定板93对该电路板94的电子发热元件941进行散热,且该槽孔913仍未接邻于该轴管911,而该进风孔912更是远离该轴管911;因此,当该轴管911用以支持该扇轮转子92高速旋转工作的过程中,该基座91的槽孔913同样无法有效避免该轴管911及该基座91与该轴管911相互结合的部位产生积热及变形等问题。
整体而言,上述各种现有马达基座皆无法有效解决该轴管711、811、911及该基座71、81、91与该轴管711、811、911相互结合的部位所产生的积热及变形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乃改良上述现有扇框的缺点,以提供一种能够直接供轴管进行散热的马达基座。
本发明的一种马达基座,主要具有一个基板,该基板的一个侧表面设有一个轴管,且该基板设有至少一个散热孔,该至少一个散热孔接邻于该轴管。
本发明借助马达基座确能够利用该散热孔提供该轴管良好的散热机制,使本发明马达基座作为马达结构或散热风扇时,确实能够防止该轴管产生如过热或变形等问题,进而达到提升整体运转效能的功效。
附图说明
图1:第一种现有马达基座的组合剖视图。
图2:第二种现有马达基座的剖视图。
图3:第三种现有马达基座的组合剖视图。
图4:本发明马达基座的立体分解图。
图5:本发明马达基座的剖视图。
图6:本发明马达基座的俯视图。
图7:本发明马达基座应用于马达的示意图。
图8:本发明马达基座应用于散热风扇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 基板 11 第一表面 12 第二表面 13 散热孔
131 内侧孔壁 2 轴管 21 开口 22 外侧周壁
221 定位凸缘 3 线圈组 4 转子 41 中心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建准电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建准电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1495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