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潮、浪式水下对网笼自动清洗的圆环形空心浮子网刷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14945.5 | 申请日: | 2008-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690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27 |
发明(设计)人: | 敖志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敖志辉 |
主分类号: | A01K63/00 | 分类号: | A01K63/00;B08B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6021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下 自动 清洗 圆环 心浮 子网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海上浮筏网笼养殖对网笼在水下自动清洗的圆环形空心浮子网刷。
技术背景
目前海上浮筏网笼养殖,养殖物在笼内放养一段时间后,近海的一些海洋生物就在养殖网笼壁上定居下来成为污损物,这些污损物在网笼壁上占据一定的空间,在那里运动摄食、呼吸和排泄,与养殖物争夺饵料,并堵塞网笼,使潮流缓慢或不通,致使养殖物缺饵死亡,因此必须将这些污损物定期除掉。目前倒笼是彻底清洗网笼的最好办法。
但这种定期除掉污损物的办法,实际上是在污损物已经生长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才进行的,在这段过程中,污损物不可避免的已经影响了养殖物的健康生长,只是程度不同。
倒笼是将挂满或即将挂满附着物(附着物中包括污损物)网笼中的养殖物倒入清洗干净的网笼中,这个过程费工大、同时也会因温度和离水后养殖物互相碰撞等因素造成养殖物的部分损伤。
目前网笼的清洗是靠人工进行的,将挂满或即将挂满附着物的网笼从养殖海区用船拖到岸上,经发酵、晾晒、轮压、敲打、水洗、把网笼上的附着物除掉,然后用船拖回到养殖海区进行下一轮的倒笼。以虾夷贝养殖为例,仅在养成期间,这项工作要进行2-3次。
船只多次往返作业不仅加大了人工费用,而且船只在消耗大量柴油的同时,还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在岸上清洗的全部过程中,大量腐烂了的附着物会给海区带来新的污染。
发明内容
为了从源头上清除污损物,使之难以在网笼上附着、生存,消除倒笼过程中对养殖物的损伤,避免人工清洗网笼、费工、耗能和对环境的污染,本发明提供一种圆环形空心浮子网刷能以潮、浪为动力在水下对网笼进行自动清洗。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网笼上加装一个圆环形空心浮子(5),圆环形空心浮子(5)的内环部分带有[形沟槽,将底板断面为E形的长条刷(6)镶入沟槽内,使其成为一个部件——圆环形空心浮子网刷,圆环形空心浮子内环部分有均匀分布的四个圆孔,分别拴四条拉绳(7)与定位止升环(8)连接,定位止升环(8)下面通过垂吊绳(9)与垂吊物(10)相连组成一个装置。该圆环形空心浮子网刷能依靠潮汐的变化和海浪的上下起伏在浮力和重力之间相互转换,实现对网笼做上下运动,达到对网笼的清洗目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提高农业标准化生产水平,降低浮筏网笼养殖成本,促进和保护养殖物无公害的健康生长,节能、减排、省工、环保、效果明显。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装置结构图。图1中(5)圆环形空心浮子,(6)底板断面为E形的长条刷,(7)拉绳,(8)定位止升环,(9)垂吊绳,(10)垂吊物。
图2中的2-1是本发明的装置与网笼在海水高潮时相互关系位置图。图中(1)浮力球,(2)筏身,(3)吊绳,(4)网笼。
图2中的2-2是本发明的装置与网笼在海水低潮时相互关系位置图。A表示高潮时海面的位置,B表示低潮时海面的位置,C表示海底的位置。
图3是图1中圆环形空心浮子(5)和底板断面为E形的长条刷(6)组装部件的A-A剖视图。
图4是图3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2中的2-1,浮力球(1)、筏身(2)、吊绳(3)、网笼(4)的上下位置,都是由海面决定的。
该装置在海水涨潮时,受重力影响,被垂吊物(10)往下拉,圆环形空心浮子网刷从网笼的上部移动到网笼的底部(见图2中的2-1)。
图2中的2-2表示海水退潮时,垂吊物(10)落入海底,圆环形空心浮子网刷不受垂吊物(10)的重力影响,靠浮力向上运动到网笼的顶部。
一般养殖海区的潮差都在5米以上,网笼长度一般在1.5米左右,潮差完全可以满足圆环形空心浮子网刷的行程要求。潮水每天涨退两次,基本上可满足圆环形空心浮子网刷的运动频率。而海浪可以极大地提高圆环形空心浮子网刷的运动频率和速度。当海浪在某一个网笼上部形成时,网笼会随浮力球逐浪上升到一定高度,然后瞬间回落到原来的位置。网笼的上下运行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导致网笼与圆环形空心浮子网刷之间的相对运动,条件取决于当时的潮位和浪的大小。参见图2,此时可以把图2中的2-1和2-2分别近似的看作浪起和浪落时的情景。尽管这种运动的距离依浪的大小往往是局部的,但更具有冲击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敖志辉,未经敖志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1494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