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潜水推进器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11164.0 | 申请日: | 2010-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703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27 |
发明(设计)人: | 刘丰;曾钕钋;罗友高;邓智勇;孔繁军;朱刚;张浩立;潘婧;高剑;吴永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海王机电工程技术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C11/46 | 分类号: | B63C11/46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胡镇西 |
地址: | 43006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潜水 推进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30m浅水域内具备续航能力的湿式载人潜水装置,具体地指一种潜水推进器。
背景技术
潜水推进器是一种为水下工作者提供辅助推进动力的工具,以提高其水下的移动速度和工作效率。国外的潜水推进器起步较早,最早主要用于工业和军事领域。工业方面主要应用于水下勘测、水下搜救和水下维护等,而军事方面主要用于蛙人运输等特种作战。其显著特点是速度较快,但体积重量较大,携带不便。国内对于水下推进器的研制尚处在起步阶段,有关船厂也曾组织过类似的研究,已有产品不仅推进速度低、续航能力差,而且普遍存在密封性能及可靠性能差等缺点,不具备市场竞争力。
近年来,中小型潜水推进器,尤其是适用于娱乐活动的潜水推进器发展很快,不久的将来极有可能作为一种休闲运动用品进入普通家庭。市场上急需一种推进速度适宜,续航能力较好、操作方便且安全可靠的潜水推进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克服现有潜水推进器存在的缺陷,设计一种能够在浅水域载人,且推进速度快、续航时间长、操作便利、可靠性高的潜水推进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设计的一种潜水推进器包括壳体,控制手柄,密封于所述壳体内的蓄电池、电机、减速器、传动系统、电气控制系统,以及螺旋桨和螺旋桨导流罩。其中,所述壳体包括依次密封连接的艏壳体、舯壳体和艉壳体。所述舯壳体与艉壳体之间通过位于艉壳体空腔内的传动系统密封连接。所述传动系统包括用于连接所述减速器输出端和所述螺旋桨输入端的联接轴、以及固设于舯壳体和艉壳体之间的联接板。所述联接板下方密封连接有中空的尾部支撑件,所述联接轴穿设于尾部支撑件内。所述尾部支撑件的上部内壁设有轴向止挡圈和止档铜套,用于限制所述联接轴的轴向位移。所述尾部支撑件的下部内壁设有唇形密封圈,用于尾部支撑件与联接轴之间的密封。
所述艏壳体与舯壳体之间通过由O型密封圈、唇形密封块和至少两个搭扣密封连接。所述唇形密封块套设于舯壳体的筒口,所述搭扣的固定端与艏壳体固连,搭扣的活动端与舯壳体固连。搭扣的固定端和活动端搭接配合,用于压紧位于所述艏壳体和唇形密封块之间的O型密封圈。
所述搭扣的固定端为设置于艏壳体上的搭钩;所述搭扣的活动端包括与所述唇形密封块固连的底座、以及下支杆和上支杆,所述底座与下支杆的一端铰接,所述下支杆与上支杆的一端铰接,所述上支杆的另一端设有带弹簧的搭杆,用于与所述搭钩搭接配合。
所述下支杆的另一端还铰接有解锁块,所述唇形密封块的下端设行自锁座,用于同所述解锁块扣合。
所述控制手柄至少有一个、并设置于舯壳体的侧面,控制手柄包括由上盖板和下盖板围合构成的腔体。所述腔体内设有干簧式继电器,用于控制所述电机的启闭。
所述螺旋桨的尾端设有反向螺母,所述反向螺母的旋向与螺旋桨的旋转方向相反。
所述反向螺母上最好还设有螺母护套。
所述艏壳体上还固设有提拉把手。
所述壳体、控制手柄、螺旋桨和螺旋桨导流罩由PC+ABS材料注塑成形。
所述潜水推进器的总重量等于其完全浸入水中时排开水的重量。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传动系统中,采用了轴向止挡圈和止档铜套限制联接轴的轴向位移,并用双唇形密封圈有效密封,较传统的船舶轴系传动系统体积更小、密封性能更好、使用更可靠;搭扣采用了搭杆与搭钩、解锁块与自锁座的配合,需分两次、朝相反的方向用力才能将其解开,可有效避免搭扣的意外松动,确保艏壳体与舯壳体的密封完好;整个潜水推进器的外形呈鱼形,行进阻力很小,加上其水下静推力可达100N,其航速较普通推进器快;本潜水推进器的重量与其排开水的重量一致,能够在水中悬浮,便于朝各方向行进;三段式的壳体结构便于充电和设备日常维护;操作按钮的一键操作方式不仅使用简单、而且安全可靠。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潜水推进器推进速度快、续航时间长、操作便利、可靠性高,可适用于浅水域的水下作业、水下摄影、水下娱乐等。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潜水推进器的主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提拉手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右视并包含部分艏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壳体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左视结构并添加有前后搭扣的示意图;
图6为图1中艏壳体与舯壳体之间密封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1中操作手柄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的A-A剖视图;
图9为图1中传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1中螺旋桨固定结构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海王机电工程技术公司,未经武汉海王机电工程技术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1116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飞机压力加油先导控制溢流系统
- 下一篇:具有自动降温功能的电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