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体化永磁环镶嵌自定位式永磁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10861.4 | 申请日: | 2010-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672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20 |
发明(设计)人: | 丁晓明;代东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省埃尔顿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17 | 分类号: | H02K1/17;H02K15/03 |
代理公司: | 长春市吉利专利事务所 22206 | 代理人: | 张绍严 |
地址: | 130600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体化 永磁 镶嵌 定位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气类,特别涉及一种一体化永磁环镶嵌自定位式永磁结构。
背景技术
在当前的供电电器行业中,永磁结构设计制作的技术方案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首先将多片永磁瓣逐个吸合到外磁轭定位面处,然后将内磁轭套装在永磁瓣内侧,最后使用粘合剂将外磁轭、永磁瓣、内磁轭粘接成一体后与动铁心形成磁通道;另一种是:首先将多片永磁瓣逐个吸合在外磁轭的支持面上,然后将内磁轭设计成带有定位面的台肩结构,并将其套装在永磁瓣的内侧,最后利用锁紧定位装置连同内磁轭将永磁瓣定位在外磁轭上,组成一体后与动铁心形成磁通道。
两种方法的技术方案虽然比较成熟,但是都存在一些缺陷:
1、零件加工尺寸要求精度高,加工难度大;
2、零部件间配合精度高,装配难度大,产品合格率低;
3、由于永磁瓣与磁轭间产生的磁力非常大,并且在工作区域内不利于使用安装工具,造成装配零部件时很不方便,而且还容易对人体造成挤压伤害;
4、产品的生产率较低,不利于大批量大生产和流水化作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体化永磁环镶嵌自定位式永磁结构,解决已有永磁结构零件加工尺寸要求精度高、加工难度大以及零部件间配合精度高,装配难度大、甚至造成人体伤害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体化永磁环镶嵌自定位式永磁结构由上帽、上盖、内磁轭、一体化永磁体、外磁轭、线圈、下盖和输出轴组成;
其中,外磁轭为一缸体结构,一体化永磁环镶嵌在外磁轭的缸体结构中,内磁轭和输出轴固定连接成一体,并装于外磁轭的缸体结构内与对应一体化永磁环之中,线圈装于外磁轭与内磁轭之间的一体化永磁环的下部,上盖和下盖分别安装于外磁轭的上、下部,上帽装于上盖上;
一体化永磁环由永磁环外圈、永磁体、永磁环内圈组成,永磁体装配于永磁环内圈与永磁环外圈间,通过零件本身的配合结构和磁力作用,使永磁环外圈、永磁体、永磁环内圈形成一整体的永磁环结构;
其中,永磁体由至少一个永磁瓣或多个永磁瓣构成。
一体化永磁环镶嵌自定位式永磁结构的安装方法:
1、一体化永磁环的制作和安装是将一个永磁瓣或多个永磁瓣装配于永磁环内圈与永磁环外圈间,通过磁力和零件本身的结构将永磁环外圈、永磁体、永磁环内圈形成一个整体单元。
2、用专业夹具将一体化永磁环装配到外磁轭中进行初定位,再借助外力由内磁轭推动一体化永磁环至工作位置,整个过程不需要精准定位装置和专业的量具,完全是依靠零部件本身结构和尺寸精度进行调整定位,并实现零气隙全接触。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使整机加工、装配难度降低,降低了成本。
2、提高了安装精度,保证了产品的合格率,可达100%。
3、零部件间位置可自动调整,一体化永磁环与外磁轭、内磁轭间接触面可实现零气隙全接触,将低磁阻抗通道达到最优化,使产品保持磁力最大化,并且可保证其长期稳定可靠性。
4、装配过程中专用、通用工具使用方便,简单、快捷、准确、安全。
5、加工、装配工艺简化,适合大批量生产和流水化作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组成结构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一体化永磁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体化永磁环镶嵌自定位式永磁结构由上帽1、上盖2、内磁轭3、一体化永磁环4、外磁轭5、线圈6、下盖7和输出轴8组成。
外磁轭5为一缸体结构,一体化永磁环4镶嵌在外磁轭5的缸体结构中,内磁轭3和输出轴8固定连接成一体,并装于外磁轭5的缸体结构内与对应一体化永磁环4之中,线圈6装于外磁轭5与内磁轭3之间的一体化永磁环4的下部,上盖2和下盖7分别安装于外磁轭5的上、下部,上帽1装于上盖2上。
一体化永磁环4由永磁环外圈41、永磁体42、永磁环内圈43组成,永磁体42与永磁环内圈43、永磁环外圈41间,通过零件本身的配合结构和磁力作用,使永磁环外圈41、永磁体42、永磁环内圈43,形成一整体的永磁环结构,其中永磁体42由至少一个磁瓣或多个磁瓣构成。
一体化永磁环镶嵌自定位式永磁结构的安装方法:
1、一体化永磁环4的制作和安装是将一个永磁瓣或多个永磁瓣组成的永磁体42装配于永磁环内圈43与永磁环外圈41间,通过磁力和零件本身的结构将永磁环外圈41、永磁体42、永磁环内圈43形成一个整体单元;
2、用专业夹具将一体化永磁环4装配到外磁轭5中进行初定位,再借助外力由内磁轭3推动一体化永磁环4至工作位置,整个过程不需要精准定位装置和专业的量具,完全是依靠零部件本身结构和尺寸精度进行调整定位,并实现零气隙全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省埃尔顿电气有限公司,未经吉林省埃尔顿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1086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动能收集转换供电装置
- 下一篇:具有磁性槽楔的电机定子部件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