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氧枪水冷保护套及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09725.3 | 申请日: | 2010-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807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10 |
发明(设计)人: | 曹卫文;雷雨田;吴文超;刘豫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宝联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C5/52 | 分类号: | C21C5/5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京大律师事务所 11321 | 代理人: | 李光松 |
地址: | 215152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冷 护套 及其 方法 | ||
1.一种氧枪水冷保护套,用于安装在炼钢电炉炉壁上,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水冷座(10),该水冷座(10)至少包括一插枪孔(12)、位于插枪孔(12)一侧的一进水口(14)、位于插枪孔(12)另一侧的一出水口(16)、以及连接进水口(14)和出水口(16)的一冷却通道(17),其中该冷却通道(17)为蛇形蜿蜒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氧枪水冷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口(14)和出水口(16)位于水冷座(10)的上端面上,该冷却通道(17)为垂直方向上蜿蜒设置,且该冷却通道(17)长度至少大于所述水冷座(10)高度的两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氧枪水冷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口(14)位于水冷座(10)的一端面上,而出水口(16)则位于水冷座(10)的另一端面上,该冷却通道(17)为横向方向上蜿蜒设置,且该冷却通道(17)长度至少大于所述水冷座(10)宽度的两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氧枪水冷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通道(17)的个数至少为4个,所述水冷座(10)进一步包括至少三个过渡通道(15),该过渡通道(15)在同一平面延伸,且其连接进水口(14)到冷却通道(17),和连接相邻两冷却通道(17),以及连接冷却通道(17)到出水口(1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氧枪水冷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通道(15)或在水冷座(10)的上端面延伸,或在水冷座(10)的下端面延伸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4或5所述的氧枪水冷保护套,其特征在于:其进一步包括用于封闭水冷座(10)的上端面的固定板(20)、穿过固定板(20)并与进/出水口(14、16)对应连接的进/出水管(24、26),其中固定板(20)通过锁定件(29)固定至水冷座(10)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氧枪水冷保护套,其特征在于:其进一步包括允许所述进/出水管(24、26)穿过并固定它们的一支撑板(30),该支撑板(30)与进/出水管(24、26)焊接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氧枪水冷保护套,其特征在于:其进一步包括一碳粉管(28),而水冷座(10)的上端面设有一碳粉管接口(18),该碳粉管(28)穿过支撑板(30)和固定板(20),再与碳粉管接口(18)连接。
9.一种制作氧枪水冷保护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氧枪水冷保护套采用先锻造成毛坯再通过机加工方法而成。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作氧枪水冷保护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氧枪水冷保护套包括一水冷座(10)、用于封闭水冷座(10)的上端面的固定板(20)、穿过固定板(20)并与进/出水口(14、16)对应连接的进/出水管(24、26)、以及允许所述进/出水管(24、26)穿过并固定它们的一支撑板(30),其中所述水冷座(10)、固定板(20)、所述进/出水管(24、26)、支撑板(30)均为锻造件,且支撑板(30)与进/出水管(24、26)为焊接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宝联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宝联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0972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石斑鱼爆炸钩钓饵
- 下一篇:印度谷螟荧光PCR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