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后浇带的梁板支撑体系施工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209644.3 | 申请日: | 2010-06-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712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27 |
| 发明(设计)人: | 余建阳;杨慧峰;李克江;应飞禄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G13/04 | 分类号: | E04G13/04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张宏祥 |
| 地址: | 300171 天津市河东***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后浇带 支撑 体系 施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工程中的支撑体系的施工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后浇带的梁板支撑体系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建筑工程施工中经常出现超长混凝土结构,在超长顶板现浇混凝土结构中,按照规范要求每隔30-40m设置一道后浇带,后浇带部位在两侧支撑体系拆除后,仍需有支撑体系。在以往施工中,超长顶板的支撑体系搭设为一体结构,在拆除前,应先在后浇带部位顶设支撑件,在一体结构的支撑体系拆除时,后浇带部位的第一次支撑体系也随之被拆除,此时,需要在后浇带部位第二次搭设其支撑体系用来支撑后浇带模板。当后浇带现场管理不当,后浇带也未作提前或及时回顶,或者因后浇带清理而拆除后浇带的部分支撑等因素,该顶板后浇带因结构自重、施工荷载等因素被分开,导致顶板人为悬挑,造成顶板开裂。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具有后浇带的梁板支撑体系施工方法,该施工方法不仅能够避免二次搭设后浇带支撑体系,节省人工、物力,而且能够保证后浇带的结构安全性。
本发明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后浇带的梁板支撑体系施工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搭设立杆和水平杆,形成支撑架体,其中,后浇带部位的支撑架体独成一个体系;2)在后浇带两侧的支撑架体上铺设纵向次龙骨;在后浇带部位的支撑架体上铺设横向次龙骨;3)先在横向次龙骨上安装后浇带部位的模板,再在纵向次龙骨上安装后浇带两侧的模板,后浇带部位的模板与其两侧相邻的模板平缝对接严密,并在它们对接处的下方设有纵向次龙骨。
每根立杆上安装U型托,在后浇带两侧的U型托上铺设横向主龙骨,在横向主龙骨上铺设所述纵向次龙骨;在后浇带部位的U型托上铺设纵向主龙骨,在纵向主龙骨上铺设所述横向次龙骨;所述后浇带部位的模板每隔一设定长度设有一块活动模板。
所述后浇带部位的模板两侧距离后浇带边缘50~100mm处,沿后浇带长度方向粘贴有海绵条。
所述海绵条的下方设有后浇带支撑架体的立杆。
所述后浇带部位的模板宽度应为后浇带宽度加400mm~1000mm。
所述支撑架体为钢管扣件式脚手架、碗扣架或者门型架。
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后浇带采用独立的支撑体系,首次搭设完成后,不用拆除重新搭设,避免了二次搭设的重复劳动,节省人力、物力;而且后浇带部位始终保持有独立的支撑体系,能够确保后浇带的结构安全性;进一步地,后浇带部位的模板每隔一设定距离设置一可抽插的活动模板,可以方便地抽出和插入,活动模板抽出后,后浇带在该处形成清扫孔,便于后浇带内杂物的清理;本发明能够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应用本发明施工的不带U型托的具有后浇带的梁板支撑体系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部放大图;
图3是应用本发明施工的带U型托的具有后浇带的梁板支撑体系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A部放大图;
图5是应用本发明施工的带U型托的具有后浇带的梁板支撑体系后浇带部位的俯视图。
图中:1、后浇带两侧的模板,2、纵向次龙骨,3、U型托,4、海绵条,5、后浇带部位的模板,5-1、活动模板,5-2、其它的后浇带部位的模板,6、后浇带,7、横向次龙骨,8、纵向主龙骨,9、混凝土,10、横向主龙骨,11、水平杆,12、立杆,13、垫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阅图1~图5,文中所述方向以图1和图4为准。
一种具有后浇带的顶板施工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一)搭设顶板支撑体系:
1)搭设立杆12和水平杆11,形成支撑架体,其中,后浇带部位的支撑架体独成一个体系,每根立杆12底部设垫板13;
2)在后浇带6两侧的支撑架体的水平杆11上铺设纵向次龙骨2;在后浇带部位支撑架体的水平杆11上铺设横向次龙骨7;
3)先在横向次龙骨7上安装后浇带部位的模板5,再在纵向次龙骨2上安装后浇带两侧的模板1,后浇带部位的模板5与其两侧相邻的模板平缝对接严密,并在它们对接处的下方设有纵向次龙骨2。后浇带部位的模板5的宽度应为后浇带宽度加400mm~1000mm。
为了防止后浇混凝土漏浆,保证顶板的平整度,应在后浇带部位的模板5两侧距离后浇带6边缘50~100mm处,沿后浇带长度方向粘贴海绵条4。最好在海绵条4的下方设置后浇带支撑架体的立杆12,以便更好地保证海绵条4的密封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未经中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0964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