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板卷吊装衬垫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09548.9 | 申请日: | 2010-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952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8 |
发明(设计)人: | 陆建民;张桂胜;吕爱林;韦志红;刘维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1/10 | 分类号: | B66C1/1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闫彪;何朝旭 |
地址: | 21003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吊装 衬垫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防止冷轧板卷吊装过程中吊带造成板卷内圈形成压痕的防护衬垫,属于吊装用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吊装冷轧板卷一般采用平衡梁加尼龙吊带的作业方式。这样吊装后的冷轧板卷的内圈常常出现有压痕,其原因是尼龙吊带对板卷内圈的挤压力造成板卷表面产生变形。
为了避免板卷在吊装中出现压痕损伤,现有技术中专门设计了吊装夹具。如专利号200520027558.5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卷板立吊卡具,该立吊卡具利用其上伸缩的压舌卡在卷板内外圈上,来实现卷板立放和卧放的变换;又如专利号98239711.9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起重机吊挂金属卷板的夹具,该夹具是利用其上的上下夹钳臂夹住卷板内外圈,来实现卷板的翻转和平移。以上者两种吊装夹具结构复杂,造价高而且容易出故障。现有技术中还有采用插入卷板内圈上的垫具,如专利号200320105911.8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胀圈,该胀圈是一整体不可分割的具有强度和韧性的凸字形环形圈,该胀圈插入卷板内圈上后,用吊车的吊钩钩在该胀圈表面起吊卷板,从而起到隔离吊钩和卷板并避免卷板损伤的作用。但该胀圈与卷板之间没有任何联接,容易脱落,仍然无法避免卷板损伤;而且该胀圈是插入整个卷板内圈上的一整体环形圈,因此制作的体积较大、成本高、使用不便;此外,该胀圈也不适合平衡梁加尼龙吊带的作业方式。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结构简单、体积小、方便使用并可全面避免板卷吊装受损的衬垫。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板卷吊装衬垫,包括一段与板卷内圈基本吻合的弧形弯板,所述弯板沿其弧边的一侧制有竖立挡板,所述弯板的外弧面上和竖立挡板的内侧面上分别间隔设置有铁磁体,所述弯板的内弧面上设置有凸块。
本发明的板卷吊装衬垫相比现有板卷用的胀圈具有以下优点:1)由于在衬垫上设置铁磁体,因此只需一小段即可紧贴在板卷内圈上,不仅体积小、成本低、使用方便,而且可确保使用中绝无脱落;2)由于竖立挡板贴靠在板卷的外侧端面上,可以进一步隔离尼龙吊带或其他吊具与板卷的外侧端面接触,从而避免板卷的外侧端面受损;3)由于在弯板内弧面上设置有凸块,因此可以使吊带对整个衬垫的挤压力从弯板与竖立挡板的拐角处转移到凸块上,从而进一步减轻吊带对冷轧板卷内圈的挤压力,也避免了弯板与竖立挡板拐角处的磨损。
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是:所述凸块外表面含有弧形过渡面。这样,可以确保尼龙吊带与衬垫之间通过圆弧接触,减少吊带与衬垫之间的摩擦力。
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之一是:所述凸块的外表面是弧面。
上述技术方案的再进一步改进之一是:所述凸块是条梳状,其截面下端为圆弧边;所述凸块的外表面是圆弧面。
上述技术方案的再进一步改进之二是:所述凸块是条梳状,其截面下端为马鞍形边;所述凸块的外表面是曲折起伏的弧面。
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之二是:所述凸块是条梳状,其截面下端为折线边;所述凸块沿其折线边制有圆倒角。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板卷吊装衬垫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板卷吊装衬垫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图1的右视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板卷吊装衬垫的一种变化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板卷吊装衬垫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本实施例的板卷吊装衬垫是本发明板卷吊装衬垫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包括一段与板卷内圈基本吻合的弧形弯板1,弯板1沿其弧边的一侧制有竖立挡板2,在弯板1的外弧面3上和竖立挡板2的内侧面上分别间隔设置有铁磁体4,在弯板1的内弧面5上设置有条梳状凸块6。凸块6的外表面是圆弧面(即凸块6的截面下端为圆弧形边)。
本实施例的板卷吊装衬垫使用时的状态如图5所示,从图上可以看出,穿过板卷内圈7的吊带8只与凸块6接触而不再接触弯板1与竖立挡板2的拐角处,从而改变原来吊带8受力作用于板卷内圈7的内侧边所产生的分力对板卷内圈7内侧边的损坏,使得吊带8对板卷内圈7的分力集中到条梳状凸块6的圆弧面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0954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颈椎牵开器
- 下一篇:交叉韧带重建手术定位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