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延伸率和扩孔性优良的高强度薄钢板及其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09272.4 | 申请日: | 2005-10-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517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06 |
发明(设计)人: | 野中俊树;谷口裕一;后藤贡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日本制铁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22C38/32 | 分类号: | C22C38/32;C21D1/26;B21B3/02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陈建全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延伸 扩孔 优良 强度 钢板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延伸率和扩孔性优良的高强度薄钢板,其特征在于:以质量%计含有C:0.03~0.25%、Si:0.013~0.299%、Mn:0.8~3.1%、P≤0.02%、S≤0.02%、Al:0.2~2.0%、N≤0.01%,以及剩余部分由Fe以及不可避免的杂质组成;显微组织中铁素体以面积率计为10~85%,残余奥氏体以体积率计为1~10%,回火马氏体以面积率计为10~60%,以及剩余部分为贝氏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延伸率和扩孔性优良的高强度薄钢板,其特征在于:作为化学成分还含有V:0.005~1%、Ti:0.002~1%、Nb:0.002~1%、Cr:0.005~2%、Mo:0.005~1%、B:0.0002~0.1%、Mg:0.0005~0.01%、REM:0.0005~0.01%、Ca:0.0005~0.01%中的1种或2种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延伸率和扩孔性优良的高强度薄钢板,其特征在于:还满足下述式(A),
(0.0012×[TS目标值]-0.29)/3<[Al]+0.7[Si]<1.0式(A)
TS目标值为钢板的强度设计值,单位为MPa;[Al]表示Al的质量%;[Si]表示Si的质量%。
4.一种延伸率和扩孔性优良的高强度薄钢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制造板坯,该板坯以质量%计含有C:0.03~0.25%、Si:0.013~0.299%、Mn:0.8~3.1%、P≤0.02%、S≤0.02%、Al:0.2~2.0%、N≤0.01%,且剩余部分由Fe以及不可避免的杂质组成;将上述板坯在1150~1250℃的范围进行加热,然后在800~950℃的温度范围进行热轧,于700℃以下进行卷取,接着经通常的酸洗后以30~80%的压下率进行冷轧,然后在连续退火工序于600℃~Ac3点+50℃下进行均热并实施再结晶退火,于600℃~Ar3点下以30℃/s以下的平均冷却速度进行冷却,接着以10~150℃/s的平均冷却速度冷却至400℃以下,随后进行第1加热保持工序即在150~400℃下保持1~20分钟,然后进行第2加热保持工序即在比上述第1加热保持工序的保持温度高30~300℃的温度且在500℃以下保持1~100秒钟,然后进行冷却,从而显微组织具有下述金属组织:铁素体以面积率计为10~85%,残余奥氏体以体积率计为1~10%,回火马氏体以面积率计为10~60%,以及剩余部分为贝氏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延伸率和扩孔性优良的高强度薄钢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连续退火工序于600℃~Ac3点+50℃下进行均热并实施再结晶退火,以10~150℃/s的平均冷却速度冷却至400℃以下,随后在150~400℃进行1~20分钟的第1加热保持后,接着在比上述第1加热保持温度高30~300℃的温度且在500℃以下进行1~100秒钟的第2加热保持,然后进行冷却。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延伸率和扩孔性优良的高强度薄钢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连续退火工序于600℃~Ac3点+50℃下进行均热并实施再结晶退火,以10~150℃/s的平均冷却速度冷却至400℃以下,随后在150~400℃进行1~20分钟的第1加热保持后,冷却到马氏体相变点以下,在其冷却终了温度至500℃下进行1~100秒钟的第2加热保持,然后进行冷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日本制铁株式会社,未经新日本制铁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0927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柯恩达气体燃烧器装置和方法
- 下一篇:涂膜装置及涂膜装置的气泡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