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IF钢包内脱磷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09255.0 | 申请日: | 2010-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961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8 |
发明(设计)人: | 毛志勇;吴世龙;王鹏;郭猛;孙艳霞;孟宪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C7/064 | 分类号: | C21C7/064;C21C7/10 |
代理公司: | 鞍山华惠专利事务所 21213 | 代理人: | 赵长芳 |
地址: | 114001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if 钢包 内脱磷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炼钢工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用超低碳钢(简称IF钢)在钢包精炼炉(简称LF)精炼时进行钢包内脱磷的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真空循环脱气炉(简称RH)精炼生产工艺规程要求,汽车用超低碳钢即IF钢在RH精炼过程中,应尽量少升温或不升温,因此要求炼钢工序的出钢温度较高。然而,高温出钢非常不利于钢水中磷含量的降低,加之无其他的脱磷措施,所以经常出现IF钢磷成分超标的现象,不得不进行改钢处理,不仅严重影响钢的质量合格率,而且造成不应有的经济损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方法简单,操作方便,易于控制,能降低钢水中磷含量,提高IF钢的磷控制水平,确保磷成分达标的包内脱磷方法。
本发明采取了如下技术解决措施:
一种IF钢包内脱磷方法,其具体步骤为:
1、钢水到达钢包精炼炉即LF精炼位后,分2~3批向钢包内加入一定量的白灰;
2、LF根据出站温度的需要进行升温,升温结束后,进行钢包大氩气流量吹氩操作。
所述白灰加入量为每吨钢加入6~10kg。
所述大氩气流量为80~100Nm3/h
本发明分别利用热力学和动力学的原理,实现了IF钢在LF精炼过程中的钢包内脱磷处理。从热力学的角度看,脱磷的方法包括氧化脱磷和还原脱磷两种。但IF钢在转炉出完钢后,钢液是以氧化性状态存在的,因此IF钢罐内脱磷必须采取氧化脱磷。而氧化脱磷比还原脱磷在炼钢生产中更有效。
在炼钢生产中,钢水中〔P〕的氧化方程为:
2〔P〕+5(FeO)+4(CaO)=4CaO·P2O5+5〔Fe〕
经热力学分析认为,低温、高碱度、高氧化性将有利于磷的脱除。
转炉出钢后,钢水温度大约在1600-1650℃,对于脱磷属于低温状态;LF可以向钢包内添加CaO,提高钢渣碱度;LF在升温过程中,电弧对空气中的氧气形成电离,发生O2→2〔O〕反应,增加了钢渣中FeO的含量。
从动力学的角度看,钢包在LF工位可以进行吹氩操作,提供脱磷所需的充分的钢渣接触界面。
此外,钢水经LF升温后,可以弥补RH的降温幅度。因此,IF钢在LF精炼时进行钢水罐内脱磷方法不仅可行,而且行之有效,实施效果显著,可提高IF钢磷的控制水平,降低钢水中的磷含量50%以上,确保磷含量达标,减少因钢水中磷含量超标造成的改钢几率,提高了钢的质量合格率,避免了改钢导致的经济损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加以具体描述。
实施例1:
采用250t转炉,250t钢包精炼炉,250t钢包。
1、钢水到达钢包精炼炉即LF精炼位后,分2批向钢包内加入白灰;第一批按每吨钢加入4kg的比例加入1000kg白灰;第二批按每吨钢加入3kg的比例加入750kg白灰。
2、LF根据出站温度的需要进行升温,当温度升至1645℃后,再按80Nm3/h的氩气流量进行钢包吹氩操作。
实施例2:
采用250t转炉,250t钢包精炼炉,250t钢包。
1、钢水到达钢包精炼炉即LF精炼位后,分3批向钢包内加入白灰;第一批按每吨钢加入3kg的比例加入750kg白灰;第二批按每吨钢加入3kg的比例加入750kg白灰;第三批按每吨钢加入2kg的比例加入500kg白灰。
2、LF根据出站温度的需要进行升温,当温度升至1650℃后,再按100Nm3/h的氩气流量进行钢包吹氩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鞍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鞍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0925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