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少齿数齿轮的挤齿加工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08212.0 | 申请日: | 2010-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850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17 |
发明(设计)人: | 刘仁辉;王智军;李晓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营长空精密机械制造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F19/00 | 分类号: | B23F19/00;B23F2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2310***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少齿数 齿轮 加工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齿轮加工设备。
背景技术
对于齿数较少(如齿数只有3~10个)的螺旋齿轮及直齿轮的加工而言,因齿数较少,工件直径较小且一般均为细长轴齿轮,故工件刚度极差、加工难度大、工件齿部精度难以稳定、提高。现有的加工方法,通常是滚齿--剃齿--珩齿或滚齿--剃齿及滚齿等。
剃齿是利用一个盘状剃齿刀(可看成一片齿轮)与工件无隙啮合,通过径向挤压、轴向滑移来剃削工件齿面。对于少齿数齿轮因工件刚度差,剃削时工件变形较大(单面啮合工件易变弯)工件齿向难以保证要求,通常只能达到7~8级精度甚至更低。
珩齿与剃齿原理基本一样,只是用珩磨轮代替剃齿刀而已,珩齿加工余量较小,通常单边在0.001~0.005之间。其与剃齿比较,加工余量小,只是改变齿面光度,去净毛刺。对于加工少齿数齿轮,珩齿同剃齿一样,都难以保证齿向精度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的少齿数齿轮的挤齿加工设备。
本发明之挤齿加工设备,系在传统的滚丝机工作平台上固定一个夹具,该夹具主要由下托板1、上托板2、轴3、后座4、前座6及顶尖7组成。
其结构如下:
下托板1固定在滚丝机工作平台上;
上托板2有U型槽,与下托板1联接。可以调整前后位置并承载轴向力。
轴3通过两端支撑座与上托板2连接,轴3之一端设计有螺纹,插入带有内螺纹的座12内,另一端外圆插入孔座13,同样通过螺栓11压紧在上托板2上;
后座4与轴3联接,可以通过加垫片调整位置。
前座6与轴3固联;并能调整位置。
顶尖7装在前座孔里,用于夹紧工件。
本发明的加工原理:
挤齿是利用一对螺旋角相等,且旋向与工件螺旋角相反的挤轮与工件对滚啮合,来加工工件的。所述的挤齿,是指滚齿或插齿后,对齿坯进行精整加工(即滚、插齿-挤齿)。
由于加工时是利用两个挤轮对工件进行对滚,水平方向工件处于平衡状态,不受工件刚度差的影响,不产生变形,故容易保证工件齿部精度要求,特别是齿向要求。同时在垂直方向,工件受到挤轮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使得工件仍然处于平衡状态。对于螺旋齿轮,挤齿时会产生极大的轴向力,可用夹具来卸载或允许其轴向窜动。对于直齿轮则无轴向力。
本发明的原理:
挤齿时,挤压轮与工件实质上是一对平行轴传动的,在作无隙啮合的齿轮副。对于外齿直齿加工,挤压轮就是一个与其啮合的直齿轮;对于外齿斜齿轮原理也同样是一个与其啮合的斜齿轮,只是螺旋角相反。挤压轮工作时与被加工齿轮(工件)在径向力作用下通过对滚(啮合)运动,使被加工齿轮(工件)的齿面产生塑性变形,从而提高齿轮精度和降低齿面粗糙度。
本发明之挤齿设备具有以下特点:
1)可以不受工件形状及结构限制;
对于轴肩齿轮严格控制尾痕长度而言,轴向剃齿则无法加工,即使是径向剃齿也需要两端加长3~4mm,来让开剃刀。而挤齿可以与工件长度一样,只需将挤轮与工件有效长度做成相等即可。对于细长的少齿数齿轮挤齿,如上所述,加工时工件不产生变形,容易控制精度。挤齿不受工件齿数的限制,工作时在作双面啮合,径向力相互抵消,工件水平及垂直方向处于平衡状态(卧式挤齿),从而像正常挤齿一样,能纠正齿坏误差。挤齿一般可以达到6~7级精度。
2)挤齿可以加工出极高的齿面光度;
挤齿后齿面一般可达到Ra 0.4-0.2μm,近似镜面,光度远好于剃齿、珩齿、磨齿,对降低齿轮噪音非常有效;
3)挤齿可以极大地延长小齿轮使用寿命;
挤齿后,齿面产生冷作硬化,可以有效提高齿面接触疲劳强度及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良好的齿面光度同样能提高齿面强度。
4)挤齿是无屑高效加工,设备费用低,制造成本低。
本发明不受工件形状及结构限制,挤齿可以加工出高的齿面光度,提高了小齿轮使用寿命;设备制造成本低,属于无屑高效加工设备。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的整体结构主视示意图
图2.图1之P向结构示意图
图3.本发明的整体结构之俯视示意图
图4-1.挤轮与工件挤压时的啮合情况示意图
图4-2.挤轮与工件啮合挤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下托板,2上托板,3轴,4后座,5键,6前座,7顶尖,8限位块,9螺钉,10卡箍,11螺栓,12座,13支撑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叙述一个本发明的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营长空精密机械制造公司,未经国营长空精密机械制造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0821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氨分解装置
- 下一篇:自动扶梯复合裙板防夹毛刷及其成型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