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管道电热极速开水机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07530.5 | 申请日: | 2010-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326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15 |
发明(设计)人: | 杨宁恩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圣莱达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H1/10 | 分类号: | F24H1/10;F24H1/14;F24H9/18;F24H9/20 |
代理公司: | 宁波天一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07 | 代理人: | 杨高 |
地址: | 315032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道 电热 开水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的电加热装置,具体的说是一种把管道提供的水极速加热成开水、又能按饮用水标准要求检测水质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已有多种形式的管道式开水机,但都存在着加热速度慢、反复沸腾、浪费电能、机内残水太多等问题。CN201476283U提出一种电热开水机,它把加热水箱分隔成左右两个水箱,在左右水箱内分设水位浮球、触碰开关、温控器和电热管,两水箱分别使用,当一侧水箱热水使用完后,加热另一侧水箱水,这样可以避免水箱内水反复加热和电热管反复启动加热,节约了电能,这种电热水机仍然存在加热速度慢,要使用时需等待水烧开,若急用时,可能水不开,仍然无法及时快速提供开水以用于紧急泡茶或冲咖啡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现有电热开水机所存在的上述缺点,设计一种电加热快速、节能、卫生的饮用水开水机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管道电热极速开水机,包括蓄水箱、管道加热器、主控制板和供电电源,其特征是管道加热器连接一进水水泵,进水水泵连接一水质检测器,水质检测器连接一水位控制箱,水位控制箱连接一进水电磁阀,进水电磁阀连接一入水口,主控制板的信号输入端分别与水位控制箱的水位传感器、水质检测器的电导率传感器、管道加热器的温度传感器、控制面板的按键相连接,主控制板的信号输出端分别与进水电磁阀、进水水泵和管道加热器相连接。
所述管道加热器包括管道加热器水道,贴在管道加热器水道后面的电加热膜,与电加热膜另一面紧密接触的NTC温度传感器。
所述的水位控制箱内设水位传感器,水位传感器内设高水位开关、低水位开关、缺水报警开关以及套在水位传感器上的磁性浮漂。所述水位控制箱下部的下水管连接检测水质电导率传感器。
所述的管道加热器水道的进水端连接进水水泵,进水水泵使管道加热器水道的热水快速前进,使热水边加热边快速向上涌流,将管道加热器的出口水煮沸成开水。
所述的主控制板由CPU芯片和外围元件及驱动器组成,CPU芯片选用型号为:12C5204AD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管道加热器水道和进水水泵后形成平行回流逐级升温的热水,从而提高烧水的速度,升温快速,能在3~5秒的短时间内产生95~99℃的开水,节省候水时间,真正做到喝多少煮多少,不重复煮水有益健康,既节省时间又节约能源,采用CPU芯片的主控制板实现烧水自动控制,通过水位控制和低水位报警防止干烧,通过水质检测控制开水纯度,达到饮水安全符合卫生标准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基本结构框图,图中的实线上箭头表示水流方向,虚线表示电信号传输线。
图2为一种实施例结构图,图中的箭头方向表示水流方向。
图3为主控制板与外围组件连接关系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电加热箱体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入水电磁阀2、水位控制箱4、水质传感器11、进水泵12和管道加热器水道13、电热膜16、主控制板17、水质显示器22、控制面板23。水流路径由入水口1与电磁阀2连接通过水箱进水管3接入水位控制箱4、水位控制箱的出水口9连接水质传感器11再经过水泵12接入加热器水道13水从开水出口14流出。电磁阀2控制进水管3水流入水位控制箱4,水位控制箱4中设水位传感器5,水位传感器套一磁性浮标25,水位传感器内设高水位开关7(常断干簧管)、低水位开关6(常断干簧管)和缺水报警开关8(常通干簧管),磁性浮标25随水位高低而升降并分别与各开关相接近,触发各开关工作实现水位控制,如触发缺水报警开关8时,发出缺水报警信号使管道加热器13停止工作以防止开水器干烧,触发低水位开关6时低水位开关接通并向主控制板17输入低水位指令,主控制板17控制电磁阀2开通,水流入水位控制箱4,当磁性浮漂25升至接近高水位开关7时使其接通,并给主控制板17输入高水位指令,主控制板控制电磁阀2关闭水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圣莱达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圣莱达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0753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流体电加热模块式组件
- 下一篇:一种浅层岩土的储能及温度恢复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