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磷酸铁锂锂离子电池正极片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07504.2 | 申请日: | 2010-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670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20 |
发明(设计)人: | 杨红平;纪力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东莞万利信新材料元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136 | 分类号: | H01M4/136;H01M4/1397;H01M4/70;H01M4/6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钧含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90 | 代理人: | 张向琨;符立新 |
地址: | 518057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磷酸 锂离子电池 正极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磷酸铁锂锂电池正极片,包括正极集流体、磷酸铁锂颗粒、导电剂以及粘接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集流体为腐蚀造孔的铝箔,所述磷酸铁锂颗粒的粒径为纳米至微米级,所述粘接剂为有机导电高分子粘结剂与不导电高分子粘结剂的混合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磷酸铁锂锂电池正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腐蚀铝箔的厚度为15-100um,表面造孔率为20-80%,造孔的孔径为0.1~1u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磷酸铁锂锂电池正极片,其特征在于,磷酸铁锂颗粒的尺寸范围为50~500n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磷酸铁锂锂电池正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导电高分子粘结剂为掺杂型聚吡咯、聚噻吩、及含极性基团的芳香环的导电聚合物中一种或多种,所述非导电高分子粘结剂为聚乙烯醇、聚氧化乙烯、聚偏氟乙烯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极性基团包括磺酸基、酰胺基、羰基、磺酰亚胺基。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磷酸铁锂锂电池正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导电高分子粘结剂为单一的导电高分子聚合物时在混合物中占5~20%。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磷酸铁锂锂电池正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导电高分子粘结剂为有机导电高分子聚合物和非导电高分子聚合物的共聚物或包覆物、且在混合物中占20~50%。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磷酸铁锂锂电池正极片,其特征在于,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导电高分子粘结剂为掺杂聚吡咯或聚噻吩,含量占整个混合物总量的10~20%,所述非导电高分子聚合物粘结剂为聚偏氟乙烯,含量占整个混合物总量的80~90%。
8.一种磷酸铁锂锂电池正极片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
制备正极集流体,包括对光铝箔进行去油除污处理、进行化学或电化学腐蚀造孔以及进行清洗及稳定化处理步骤;
制备正极浆料,所述正极浆料包括纳米至微纳米级磷酸铁锂颗粒、导电剂、以及有机导电高分子粘结剂和非导电高分子粘结剂的混合物;
将所述正极浆料涂覆在所述正极集流体上并烘干,以形成电极片半成品;以及
将电极片半成品辊压至规定厚度、并裁切至规定尺寸,以制成磷酸铁锂锂电池用正极片成品。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磷酸铁锂锂电池正极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腐蚀造孔通过采用混合酸的化学腐蚀方法来实现,或采用交流脉冲法在不同的腐蚀液中对光箔进行腐蚀电化学方法对光箔进行腐蚀处理来实现的。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磷酸铁锂锂电池正极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腐蚀铝箔的厚度为15-100um,表面造孔率为20-80%,造孔的孔径为0.1~1u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东莞万利信新材料元件有限公司,未经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东莞万利信新材料元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0750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子取心选发器
- 下一篇:一种有机玻璃制备磁性与夜荧光珠核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