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差压式航速仪静压的提取方法及其静压提取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07429.X | 申请日: | 2010-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936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24 |
发明(设计)人: | 倪玉华;万爱国;任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省智成测控技术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P5/14 | 分类号: | G01P5/14 |
代理公司: | 江西省专利事务所 36100 | 代理人: | 张文 |
地址: | 330029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差压式 航速 静压 提取 方法 及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船用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差压式航速仪静压的提取方法及其静压提取装置。
背景技术
差压式航速仪是通过差压传感器来检测水上行驶物在运动中产生的迎面动压P1(含静压),以及检测由水深产生的静压P2,将两者相减,静压抵消,再由微电脑处理得到航速。但在行驶过程中,由于水文的变化、水流场的方向不确定性使得静压P2中常受到来自水下三维空间的如涡流、尾流、环流等因素产生的附加压力,造成静压P2测量误差,从而影响航速测量的精度。
现有的静压提取方案有以下几种:
(1)侧面开孔:
在航速仪的运动轴相对于动压传感器的左右两侧开孔,水流经左右两侧开孔进入静压口,当行驶物未运行以及水流场相对平稳时,此时提取的静压是稳定的;当行驶物运行时水文状态发生变化,水流场的方向也不确定,由此产生方向不定的涡流、环流等经左右两侧开孔直接冲击静压口,导致提取的静压不稳定,直接影响航速测量的精度。
(2)后面开孔:
在航速仪的运动轴相对于动压传感器的后面开孔,水流经后面开孔进入静压口,当行驶物未运行以及水流场相对平稳时,此时提取的静压是稳定的;当行驶物运行时水文状态发生变化,水流场的方向也不确定,由此产生方向不定的涡流、尾流、气泡等经后面开孔直接冲击静压口,导致提取的静压不稳定,直接影响航速测量的精度。
(3)底部开孔:
将静压口开在航速仪的运动轴的底部,当行驶物未运行以及水流场相对平稳时,此时提取的静压是稳定的;当行驶物运行时水文状态发生变化,水流场的方向也不确定,由此产生方向不定的涡流、尾流、环流、气泡等直接冲击静压口,导致提取的静压不稳定,直接影响航速测量的精度。
综上所述,以上方案均未能有效地解决水流对静压的提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差压式航速仪静压的提取方法,它能有效地避免静压P2受到来自水下三维空间如环流、涡流、尾流等因素产生的附加压力的影响,使得静压的提取精度得到提高,从而提高航速仪的测量精度,性能也更加稳定。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提高静压的提取精度、提高航速仪的适航性、结构简单的静压提取装置。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差压式航速仪静压的提取方法,特征是:
A、将航速仪安装在水上行驶物上,传感器座上的动压检测引流孔和静压检测引流孔都会自动地对着行驶方向;
B、水流穿过动压检测引流孔内的防污物栅栏,水平冲击动压检测器的表面,动压检测器就会检测到水上行驶物在运动中迎面产生的包含静压的动压P1,并将动压P1转换为动压电信号输送给电路板上的CPU;
C、水流水平穿过传感器座相对于水上行驶物运动方向的正面底部、动压检测引流孔正下方的贯穿传感器座的静压检测引流孔,并向上顺着传感器座静压孔到静压口,触压静压检测器,静压检测器就会检测到由水深产生的静压P2,并将稳定的静压P2转换为静压电信号输送给电路板上的CPU;
D、CPU将得到的动压电信号和静压电信号进行相减,抵消静压,CPU再将相减得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得到航速。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静压提取装置,特征是由连为一体的传感器座和引流座组成,传感器座与位于传感器座上方的航速仪的运动轴外壳采用螺纹连接,在传感器座相对于水上行驶物运动方向的正面上部加工有动压检测引流孔,在动压检测引流孔内的中端上部安装有动压检测器,在传感器座的正面底部、动压检测引流孔的正下方加工有贯穿传感器座的静压检测引流孔,在传感器座内的中端上部加工有与静压检测引流孔相通且垂直的传感器座静压孔,在传感器座静压孔内中部的静压口处安装有与动压检测器相对放置的静压检测器。
在动压检测引流孔内的动压检测器前方安装有防污物栅栏。
静压检测引流孔的静压检测引流口为喇叭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省智成测控技术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江西省智成测控技术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0742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