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预应力钢结构张拉施工的U型工装装置及施工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010207303.2 | 申请日: | 2010-06-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458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29 |
| 发明(设计)人: | 王泽强;李国立;宋松霞;吕学政;钱英欣;张然;徐瑞龙;陈新礼;袁英战;沈斌;傅琰;汤世钧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E04G21/12 | 分类号: | E04G21/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004 | 代理人: | 朱丽岩;唐晓丽 |
| 地址: | 100039***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预应力 钢结构 施工 工装 装置 方法 | ||
1.一种预应力钢结构张拉施工的U型工装装置,包括张拉螺杆(5)、连接钢拉索(10)的承力架和张拉千斤顶(8),所述钢拉索(10)的锚头是由销轴(7)与耳板(13)连接的叉耳锚头(12),所述钢拉索(10)的中间圆钢呈截面阶梯变化,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力架包括两个U形承力拉环(1)、两个转换箱(3)和一个拉索颈椎承力座(6),所述两个U形承力拉环(1)的弧形部分紧压在叉耳锚头(12)的两个叉形耳廓上,每个U形承力拉环(1)的两个自由端分别穿过一个转换箱(3),并由锁母(4)固定,每个转换箱(3)在两个穿过U形承力拉环(1)自由端的穿孔之间开有一个穿过张拉螺杆(5)的穿孔,张拉螺杆(5)的前端由锁母(4)固定,两根张拉螺杆(5)的后端对称穿过一个拉索颈椎承力座(6)、并分别与一个张拉千斤顶(8)连接,拉索颈椎承力座(6)卡在钢拉索(10)变截面处,所述拉索颈椎承力座(6)是由两个可对称扣合在钢拉索(10)上、并可紧固连接为一起的钢结构座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应力钢结构张拉施工的U型工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U形承力拉环(1)的弧形部分分别通过U形垫(2)紧压在叉耳锚头(12)的两个叉形耳廓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预应力钢结构张拉施工的U型工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箱(3)是一个具有箱前板、箱后板、箱顶板和箱底板的箱型钢梁,箱前板和箱后板上对应开有三个穿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预应力钢结构张拉施工的U型工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索颈椎承力座(6)的两部分均由前抱索钢板(6.1)、后抱索钢板(6.2)、翅板(6.3)、加劲肋板(6.4)和腹板(6.5)组焊而成,两个前抱索钢板(6.1)的缺口和两个后抱索钢板(6.2)的缺口均关于中轴线对称,并分别焊接在两个腹板(6.5)的前后两端,每个腹板(6.5)的上下外侧面均对称焊接有一对翅板(6.3),两相对应的翅板(6.3)通过高强螺栓(14)连接,腹板(6.5)上焊接有加劲肋板(6.4)或没有。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预应力钢结构张拉施工的U型工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张拉千斤顶(8)与配有压力传感器的油泵系统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预应力钢结构张拉施工的U型工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张拉千斤顶(8)的后端通过千斤顶锚具(9)固定在张拉螺杆(5)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预应力钢结构张拉施工的U型工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拉索(10)的圆钢变截面处和叉耳锚头(12)之间安装有可调节锁辊(11)。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U型工装装置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步骤一,根据张拉构件类型及图纸技术要求选择钢拉索(10),按张拉构件受力计算和构造所允许尺寸确定承力架各部件具体尺寸;
步骤二,用销轴(7)将钢拉索(10)的叉耳锚头(12)与耳板(13)固定;
步骤三,将两个U形垫(2)安装在叉耳锚头(12)的两个叉形耳廓上,将两个U形承力拉环(1)压在U形垫(2)上,每个U形承力拉环(1)的两个自由端各穿过一个转换箱(3),并用锁母(4)临时固定;
步骤四,将拉索颈椎承力座(6)用高强螺栓(14)固定在钢拉索(10)的圆钢变截面处;
步骤五,分别将两根张拉螺杆(5)的前端穿过转换箱(3)的预留孔,并由锁母(4)固定;
步骤六,将两根张拉螺杆(5)的后端穿过拉索颈椎承力座(6),再穿过张拉千斤顶(8),并由千斤顶锚具(9)固定;
步骤七,旋紧U形承力拉环(1)自由端的锁母(4)、张拉螺杆(5)前端锁母(4)和千斤顶锚具(9),对组装好的U型工装装置进行初始紧固;
步骤八,将张拉千斤顶(8)与安装有油压传感器的油泵系统连接好,将张拉千斤顶(8)、油泵系统和油压传感器调整初始状态后,进行张拉,控制张拉千斤顶(8)达到设计或施工要求的数值后旋紧可调节锁辊(11);
步骤九,张拉施工完成后按上述相反的顺序步骤逐步拆除U型工装装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U型工装装置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张拉构件为张弦梁或斜拉索钢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U型工装装置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8中所述张拉过程中,可调节锁辊(11)同步调整正反螺扣,锁住钢拉索(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未经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0730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沥青砂垫层消能减震建筑物
- 下一篇:外墙保温板锚栓孔打孔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