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力系统用SF6气体设备堵漏剂及堵漏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07134.2 | 申请日: | 2010-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642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20 |
发明(设计)人: | 卢立秋;郭军科;刘鸿芳;胡青波;宋卓;杜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电力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K3/12 | 分类号: | C09K3/12;C08L83/04;C08K13/02;C08K3/36;C08K5/544;H02B13/035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王来佳 |
地址: | 300010***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力系统 sf sub 气体设备 堵漏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堵漏剂领域,尤其是一种电力系统用SF6气体设备堵漏剂及堵漏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力系统用SF6气体设备使用时间的延长,SF6气体设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漏气情况,其中一部分漏气原因为SF6气体设备自身的缺陷,还有一部分漏气原因是SF6气体设备密封材质的寿命问题,但不论什么原因SF6气体设备漏气是不能允许的,当SF6气体设备发生漏气情况时,通常采用停电进行设备检修的处理方式,往往停一次电需要24小时以上,还有一些SF6气体设备漏气情况不具备现场检修条件,往往只能现场拆卸运回生产厂家进行大修处理,这样需要消耗的时间会更长,停电检修时间越长,对电力系统的供电影响越大,直接影响了电力部门的正常生产工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电力系统用SF6气体设备堵漏剂,该堵漏剂科学配伍、制作工艺简单、密封性能好、堵漏时间短、见效快、成本低,避免了SF6气体设备停电检修。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力系统用SF6气体设备堵漏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电力系统用SF6气体设备堵漏剂,其包括按照重量配比1:1配合使用的基料和辅料,其中
基料的组分及其重量份数比为:
MQ硅树脂 95-105份;
硅橡胶 195-205份;
纳米二氧化硅 85-95份;
甲苯 65-75份;
辅料的组分及其重量份数比为:
苯胺基甲基三乙氧基硅烷 95-105份;
辛酸亚锡 0.5-1.5份;
过氧化苯甲酰 0.5-1.5份;
硅酸乙酯 0.5-1.5份;
甲苯 45-55份。
一种电力系统用SF6气体设备堵漏方法,其堵漏方法的步骤如下:
⑴将电力系统用SF6气体设备堵漏剂中的基料和辅料按照重量配比1:1进行混合后,均匀涂布在SF6气体设备的漏气点上,形成2-3mm厚的涂层;
⑵在将条形帆布绑带的一面均匀涂布丙烯酸酯胶液,然后将条形帆布绑带涂布丙烯酸酯胶液的一面沿SF6气体设备漏气点的径向圆周紧固绑扎,即可完成SF6气体设备漏气点的堵漏。
本发明的优点和有益效果为:
1、本电力系统用SF6气体设备堵漏剂将基料和辅料按照重量配比1:1配合使用,MQ硅树脂、硅橡胶、纳米二氧化硅、甲苯在本堵漏剂中起粘接作用并赋予胶层一定力学强度,在加上辅料的混合可以快速固化在设备的漏气点上,密封设备上的漏气点,为电网安全供电提供技术保障。
2本电力系统用SF6气体设备堵漏剂原材料来源广泛,成本较低,应用过程简单,耐酸碱以及耐候性强,完全固化时间不超过2小时,固化后能够承受的压力强度在1MPa以上。
3、本电力系统用SF6气体设备堵漏方法现场施工方便,对于泄漏压力0.2-0.8MPa的设备漏气部位,堵漏效果非常明显,安全性好,可靠性高。
4、本发明堵漏剂科学配伍、制作工艺简单、密封性能好、堵漏时间短、见效快、成本低,避免了SF6气体设备停电检修,是一种可靠性较高的电力系统用SF6气体设备堵漏剂,而且本发明堵漏方法简单易行,缩短了堵漏时间,提高了堵漏效率,为电力设备正常运行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以下实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电力公司,未经天津市电力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0713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