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吸附镓专用螯合树脂、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1010206964.3 | 申请日: | 2010-06-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750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03 |
| 发明(设计)人: | 寇晓康;刘金华;韦卫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蓝晓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J20/26 | 分类号: | B01J20/26;B01J20/30;C22B3/24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李红团 |
| 地址: | 710075 陕西省西安***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吸附 专用 树脂 制备 方法 及其 应用 | ||
1.一种吸附镓专用的螯合离子交换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螯合离子交换树脂含有式(I)和式(II)的苯乙烯-二乙烯苯的共聚物:
其中R是亚甲基或是亚乙基。
2.一种制备吸附镓专用的螯合离子交换树脂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将交联剂、苯乙烯、致孔剂、引发剂以及水混合后,在常规分散剂存在下,进行悬浮聚合,在65℃-70℃温度条件下反应2-3小时,在75℃-80℃反应2-4小时,在85℃-98℃条件下反应4-7小时,反应产物经洗涤、氯化、功能化及偕胺肟化反应,制得吸附镓的专用螯合离子交换树脂;
所述致孔剂为交联剂和苯乙烯总重量的120%-180%;
所述引发剂为交联剂和苯乙烯总重量的0.8-1.0%;
所述的水为交联剂、苯乙烯和致孔剂总重量的238-30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交联剂为二乙烯苯溶液。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致孔剂为异辛烷、甲苯、二甲苯、液体石蜡中的一种或其中几种的混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引发剂为过氧化苯甲酰或偶氮二异丁腈。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散剂为明胶,羧甲基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聚乙烯醇或木质素磺酸钠中的一种或其中几种的混合物。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洗涤是将反应产物水洗后,置于提取液中3-6小时,提取出致孔剂,得共聚物。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提取液为丙酮,乙醇或石油醚中的一种或其中几种的混合物。
9.根据权利要求2或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氯化是在常温下,将洗涤后的反应产物在氯甲醚中溶胀2-3小时,再加入氯化锌,升温到38-46℃,保温16-24小时;
其中所述反应产物与氯甲醚的质量比1∶5-6;
所述氯化锌的质量为反应产物的0.8%-1.1%。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功能化是在反应器中加入反应产物、N,N’-二甲基甲酰胺(DMF)和亚氨基二腈,在95℃-115℃搅拌20-50小时,洗涤,干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应产物与N,N’-二甲基甲酰胺的体积比为1∶3-6,所述反应产物与亚氨基二乙腈的质量比为1∶2-5。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亚氨基二腈为亚胺基二乙腈和/或亚胺基二丙腈。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偕胺肟化反应将反应产物溶解于30-50wt%甲醇水溶液中,搅拌下加入盐酸羟胺和碱,在接近回流的温度62-64℃反应10-20小时,降温至30℃后,加入碱调节pH值为12-13,水洗至中性,即获得吸附镓的专用螯合离子交换树脂;
其中反应产物与盐酸羟胺的质量比为1∶0.5-2.0;
所述的盐酸羟胺与碱的摩尔比为1∶1。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碱为氢氧化钠或乙醇钠或碳酸钠。
15.一种所述的吸附镓专用螯合树脂在拜耳母液中吸附镓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蓝晓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西安蓝晓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0696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