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机盖的制造方法及用于该方法中的模具和用料板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06899.4 | 申请日: | 2010-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944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8 |
发明(设计)人: | 黄毅平;黄星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鑫鸿交通工业(安徽)有限公司;上海鑫毅交通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K7/12 | 分类号: | B21K7/12;B21J13/02;F16S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唯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29 | 代理人: | 曾耀先 |
地址: | 242000 安徽省宣城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制造 方法 用于 中的 模具 用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覆盖件的制造方法,尤其涉及一种汽车机盖的制造方法及用于该方法中的模具和用料板。
背景技术
汽车车身外观覆盖件如机盖产品一般采用锻压的制造方法,在进行锻压前,需准备好用料板,开发好模具,然后在锻压机上压制成型。其中准备产品用料板是不可缺少的内容,现在各大汽车主机厂(如福特公司)在制造汽车机盖时均采用直边形的产品用料,即其产品用料板包括一直线形的前边和后边,相应地,其制造模具具有一抽型工艺面,该工艺面包括位于工艺面四周的压边圈区50和压边圈区内的成品面60,压边圈区包括一前缘51和后缘52,该前缘51和后缘52具有直线形的边缘。如图4所示,产品压制成型后用一切割刀割掉成品面60外围的用料,得到成品机盖。由于成品机盖的边缘是圆弧形而用料板是方型,这种方法的主要缺陷是废料较多,原材料利用率低,增加了生产成本。
因此现有的汽车机盖的制造方法有待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降低材料废料比率的汽车机盖的制造方法。
这种汽车机盖的制造方法,包括:
1)准备产品用料板的步骤,该产品用料板具有一前边和一后边;
2)制造模具的步骤,该模具具有抽型工艺面,该工艺面包括位于工艺面四周的具有一前缘和一后缘的压边圈区和压边圈区内的成品面以及成品面和压边圈区之间的工艺辅助面;
所述的前边和后边是圆弧形,所述的前缘和后缘具有圆弧形的边缘。
进一步地,所述的工艺辅助面具有一深度为30-40mm,宽度为50-70mm的凹槽。
所述的工艺辅助面具有一双拉延筋。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用于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的模具,该模具具有抽型工艺面,该工艺面包括位于工艺面四周的压边圈区和压边圈区内的成品面以及成品面和压边圈区之间的工艺辅助面,所述的压边圈区包括一前缘和后缘,该前缘和后缘具有圆弧形的边缘。
进一步地,上述的工艺辅助面具有一深度为30-40mm,宽度为50-70mm的凹槽。
上述的工艺辅助面具有一双拉延筋。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用料板,包括一前边和一后边,该前边和后边是圆弧形。
由于汽车机盖的产品用料的前边和后边为与产品成品面前缘和后缘相应的圆弧形,用切割刀切割出产品成品面后,切割出废料的比率明显降低了,大大节约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机盖的抽型工艺面俯视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3是图1的B-B剖视图;以及
图4是现有技术机盖的抽型工艺面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准备产品用料板时,该产品用料板具有一前边和一后边,该前边和该后边为圆弧形。
图1为本发明的机盖的抽型工艺面俯视示意图,其包括一成品面10,成品面10外围具有压边圈区20,在压边圈区20和成品面10之间具有工艺辅助面(未示出),压扁圈区20具有一前缘21和一后缘22,该前缘21和该后缘22具有圆弧形的边缘。
本发明提供的制造方法包括准备用料板的步骤和制造模具的步骤,该产品用料板具有上述的特征,该模具具有上述的抽型工艺面。为了控制走料,保证正常抽型,须在抽型工艺面上有特殊的要求,如图2和图3分别为挡风玻璃处和大灯处的工艺辅助面的剖视图,其包括一凹槽11和一双拉延筋12,该凹槽的深度为30-40mm,宽度为50-70mm,相对于方料抽型工艺面的深20-30mm,宽80-100mm的凹槽要深和窄,双拉延筋12的功效也是保证正常抽型。
由于机盖产品用料板前后边为圆弧形,模具的抽型工艺面的压边区的前后缘为圆弧形,与机盖成型面的圆弧形前后缘相应,本发明的制造方法在用料切割后产生的废料相对较少。据计算,圆弧料与方料用料节省10.07%,大大节约了生产成本,具有有益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鑫鸿交通工业(安徽)有限公司;上海鑫毅交通工业有限公司,未经鑫鸿交通工业(安徽)有限公司;上海鑫毅交通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0689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注塑模具顶出机构
- 下一篇:筒体衬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