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锂离子电池固定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206621.7 | 申请日: | 2010-06-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992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8 |
| 发明(设计)人: | 许世法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达电脑科技(昆山)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53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锂离子电池 固定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固定装置,特别是一种避免电池外观受损的锂离子电池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锂离子电池固定方式是将手持装置的后壳先贴上双面胶之一面,至于另一面双面胶之油纸则等待要组装电池时,在将油纸撕下,并将电池贴附其上。
此手法的缺点如下:
当电池需要替换时,双面胶造成维修困扰。因为只能以外力强行扯拉下来,可能造成电池外观受损,或是此双面胶已无法再次使用。
电池面与后壳面平整度会造成电池贴附质量的困扰,由其电池老化后会膨胀变形,此时电池贴附质量将受到考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避免电池外观受损的锂离子电池固定装置。
本发明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固定装置,用于固定盒状锂离子电池于电子装置壳体内,所述电子装置壳体内设有若干螺柱,且所述锂离子电池固定装置包括若干悬臂及若干锁固件,所述悬臂分别凸设于锂离子电池的侧缘,且所述悬臂上分别设有锁固孔;所述锁固件分别穿设所述锁固孔并固定于所述螺柱内。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固定装置,用于固定盒状锂离子电池于电子装置壳体内,所述电子装置壳体内设有若干螺柱,且所述锂离子电池固定装置包括承载体、若干悬臂及若干锁固件,其中,所述承载体内固定所述锂离子电池;所述悬臂分别凸设于承载体的侧缘,且所述悬臂上分别设有锁固孔;所述锁固件分别穿设所述锁固孔并固定于所述螺柱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锂离子电池固定装置通过锁固件与锁固孔及螺柱之间的锁固配合以固定锂离子电池,从而避免双面胶对电池外观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锂离子电池固定装置第一种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锂离子电池固定装置第一种实施例的立体组合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锂离子电池固定装置第二种实施例的立体组合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锂离子电池固定装置第三种实施例的立体组合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本发明锂离子电池固定装置用于固定盒状锂离子电池于电子装置壳体10内,所述电子装置壳体10内设有若干螺柱11,于本实施例中,所述螺柱11的数量为三个,分别设置于电子装置壳体10的内侧边缘。且所述锂离子电池固定装置包括若干悬臂21及若干锁固件31,其中,悬臂21与锁固件31的数量与所述螺柱11的数量一致,所述悬臂21分别凸设于锂离子电池20的侧缘,于本实施例中,所述悬臂21的数量为三个,分别设置于锂离子电池20的其中三个拐角处。且所述悬臂21上分别设有锁固孔22;所述锁固件31分别穿设所述锁固孔22并固定于所述螺柱11内。且于本实施例中,所述锂离子电池20的另一拐角处设有支撑垫40,且所述支撑垫40夹持于锂离子电池20与电子装置壳体10之间,来减少另一拐角处因悬空而受力。
请参阅图3及图4所示,第二、第三实施例通过承载体50将盒状锂离子电池60固定于电子装置壳体内,所述电子装置壳体10内设有若干螺柱11,于本实施例中,所述螺柱11的数量为三个,分别设置于电子装置壳体10的内侧边缘。且所述锂离子电池固定装置包括承载体50、若干悬臂51及若干锁固件31,其中,悬臂51与锁固件31的数量与所述螺柱11的数量一致,于本实施例中,所述悬臂51的数量为三个,分别设置于承载体50的其中三个拐角处。所述承载体50内固定所述锂离子电池60;所述悬臂51分别凸设于承载体50的侧缘,且所述悬臂51上分别设有锁固孔52;所述锁固件31分别穿设所述锁固孔52并固定于所述螺柱11内。且于本实施例中,所述承载体50的另一拐角处设有支撑垫40,且所述支撑垫40夹持于承载体50与电子装置壳体10之间,来减少另一拐角处因悬空而受力。于本实施例中,所述承载体50的一侧枢设有盖体53,图3与图4中所设盖体53的位置有差异,图3的盖体53开设于承载体50的侧面,而图4中的盖体53开设于承载体50的顶面,可根据需要选择盖体53的开设位置,且图4的承载体50上设有出线孔54,以便于锂离子电池60与其它组件的导线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达电脑科技(昆山)有限公司,未经昆达电脑科技(昆山)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0662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替莫唑胺的精制方法
- 下一篇:整合有多维气体排出网络的预浸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