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散热结构的纯电动汽车驱动电机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206325.7 | 申请日: | 2010-06-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730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27 |
| 发明(设计)人: | 周洪波;肖伟;李玉山;王璐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K9/19 | 分类号: | H02K9/19 |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50123 | 代理人: | 康海燕 |
| 地址: | 400023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散热 结构 电动汽车 驱动 电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驱动电机技术领域,的散热,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散热结构的纯电动汽车驱动电机。
背景技术
纯电动汽车的驱动电机位于发动机舱内,当电机长时间运行或在对电机功率需求较大的工况下运行时,电机的发热较高,为保证电机能正常工作,需要有良好的散热结构对电机进行散热。
现有的纯电动汽车驱动电机系统中,大多采用风冷散热方式,其散热能力较低。而有的采用水冷散热方式,其水道结构、水嘴安装布置的方式不合理,使驱动电机产生的热量散发不出来,电机温度升高,导致电机经常过温保护,甚至烧毁电机。
随着纯电动汽车技术的发展,对布置在发动机舱内的电机的散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由于发动机舱空间的局限性,需要散热效果良好、结构紧凑、安装方便的电机。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克服现有纯电动汽车驱动电机散热能力差的问题,提供一种散热效果好的车具有散热结构的纯电动汽车驱动电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散热结构的纯电动汽车驱动电机,所述汽车电机采用液冷方式进行冷却。其包括电机本体和散热结构。
所述散热结构包括散热齿、带密封水套的电机外壳体、冷却水道和进、出水嘴;所述散热齿分布在电机外壳体的表面;在电机外壳体内侧压装有起密封作用的水套;冷却水道为螺旋形,分布在电机的内壳体表面,由电机外壳体内侧的水套进行密封;可拆卸式进、出水嘴安装在电机外壳体上分别与冷却水道连通作为电机的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在所述进水口串接电机控制器,出水口另外串接一散热器,构成液冷循环的通路。
所述可拆卸进、出水嘴在电机外壳体上相互呈90°分布。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电机外壳采用散热齿设计,增加壳体的表面积,在冷却水路未开启的情况下,通过自然风冷散热,提高散热能力;在冷却水路开启的情况下,该电机既有液冷散热功能又有自然风冷散热双重功能。
(2)在电机内采用螺旋形冷却水道,与内部全空的水道相比,利于冷却液完全循环流动和散热,避免一部分冷却液在电机水道内不能完全循环的情况发生,使电机散热充分,电机内部温度梯度小。
(3)电机水嘴可以拆卸,若水嘴损坏,不需将整个散热壳体换掉,只需将水嘴拆下来更换即可,拆装方便,延长使用寿命。
此发明合理利用发动机舱内空间结构巧妙设计电机壳体、电机水道、进出水口位置及安装方式,其冷却结构安装简单方便,通过冷却水泵及散热器的作用很快将电机产生的热量带走,以达到快速冷却散热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的液冷式电机的立体图;
图2、本发明的液冷式电机的螺旋水道外形图(本图是去掉带密封水套的外壳之后);
图3、本发明采用的水嘴外形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在电机外壳体2外分布有散热齿1,为增大表面积,提高散热能力,散热齿1为长方体形状(当然除此之外,也可以采取其它形状)。电机外壳体2内侧安装有密封水套,水套为橡胶材料,安装时与电机外壳体2做成一体直接压在水道3上面,起密封作用。
参见图2,电机内部水道3为螺旋形状,布置在电机内壳体表面。
参见图3,可拆卸的进、出水嘴4的结构见图中所示。结合图1可见,进、出水嘴4呈90°分布,与电机外壳体2安装并与水道3接通,作为电机的的进水口和出水口,进水口串接电机控制器,出水口另外串接一散热器,构成液冷循环的通路。
本电机通过紧固螺栓与变速器和悬置支架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0632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