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硬质合金大拉管模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05692.5 | 申请日: | 2010-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924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24 |
发明(设计)人: | 周新华;王力民;肖可俊;曹劲松;余怀庆;王琳琳;管玉明;段石文;蒋洪亮;刘建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洲硬质合金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29/08 | 分类号: | C22C29/08;B22F3/16;B21C3/00 |
代理公司: | 长沙永星专利商标事务所 43001 | 代理人: | 周咏;米中业 |
地址: | 412009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硬质合金 拉管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硬质合金大拉管模及其制备方法,尤其是外径≥300mm的大尺寸硬质合金拉管模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大尺寸、高品质无缝钢管的需求增长,无缝钢管生产所需的模具需求非常迫切,由于对模具的耐磨性、强度要求很高,曾使用Cr12MoV钢渗硼处理或45号钢经过复合热处理后提高表面硬度来满足使用要求,但由于耐磨性达不到要求,需要频繁更换,逐渐使用硬质合金模具。国内在硬质合金模具的生产上,钴含量一般为8%~11%,而且也只能生产小尺寸的拉管模(外径≤300mm),并且还存在很多问题,主要问题是耐磨性不够、产品性能均匀性差、容易碎裂、合格率很低,使用寿命短,一般拉拔量小于1000吨。中国专利“大直径硬质合金金属拉管模及其制造方法”(200810023793.3),可生产外径≥500mm的大直径硬质合金拉管模,选用的钴含量为17.5~18.5%,碳化钨为1.2~2.0μm,使用丁苯橡胶做成型剂,经15~16小时脱胶到800℃,8~9小时升温到1430~1440℃保温40~50分钟完成烧结,由于选用的碳化钨粒度较细,强度低、生产过程质量控制难度大;烧结保温时间短,难以保证产品表层与心部性能的一致性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硬质合金大拉管模及其制备方法,提供的硬质合金大拉管模硬度高、耐磨性好、产品性能均匀、强度好、不易碎裂、使用寿命长。
本发明的硬质合金大拉管模,其原料成分、粒度及重量百分比为:
钻粉:1.0~3.0μm、14~20%
碳化钨:4~5μm、余量。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本发明的硬质合金大拉管模的原料成分、粒度及重量百分比为:
钴粉:1.5~2.5μm、14~18%
碳化钨:4~5μm、余量。
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本发明的硬质合金大拉管模的原料成分、粒度及重量百分比为:
钴粉:1.5~2.0μm、15%
碳化钨:4~5μm、余量。
制备上述硬质合金大拉管模的方法,包括原料配制、湿磨、干燥、压制、成型剂脱除、烧结,所述的干燥工序采用石蜡或顺丁橡胶做成型剂。以石蜡做成型剂的,干燥过程采用喷雾干燥,干燥温度为90~100℃。
石蜡成型剂的脱除采用脱蜡烧结一体炉,炉温在40~60小时内由室温升温至830~850℃,并通入露点为-60℃的氢气,在830~850℃保温30~60分钟至成型剂脱除完成后断电、停氢,再通入10~20bar、体积百分比≥99.99%的高纯氩气,冷却到室温。
顺丁橡胶成型剂的脱除采用钟罩炉,炉温在30~35小时内由室温升温至830~850℃,并通入露点为-60℃的氢气,在830~850℃保温30~60分钟至成型剂脱除完成,再冷却到室温。
烧结采用压力烧结,在11~13小时内由室温升温至产品出现液相,此前炉内压力≤80Pa;出现液相后再向炉内通入(40±5)mbar、体积百分比≥99.99%的高纯氩气,至最终烧结温度1390~1400℃,保温50~60分钟后再通入50~60bar、体积百分比≥99.99%的高纯氩气,继续保温50~60分钟后冷却到室温。
石蜡成型剂易脱除、残碳低,有利于保证产品力学性能;使用封闭式的喷雾干燥最大程度的避免了杂质进入物料,同时提高了物料的稳定性和一致性;采用脱蜡烧结一体炉,可保证石蜡成型剂的均匀脱除,提高控制精度和产品性能的均匀性,当然石蜡成型剂也可以采用钟罩炉脱除;40~60小时的慢速升温是避免产品在成型剂脱除过程中裂纹,升温到830~850℃保证了产品的强度,通入氢气和氩气避免了产品在成型剂脱除过程中增氧,同时氩气加速了产品的冷却。
顺丁橡胶作为成型剂,使得原料压制性能好,其脱除采用钟罩炉,成型剂脱除过程中通入氢气(露点-60℃)避免产品在成型剂脱除过程中增氧,30~35小时的慢速升温是避免产品在脱胶过程中裂纹,升温到830~850℃保证了产品的强度。烧结采用压力烧结,保证了产品的硬度与强度。
本发明由于选用4~5μm的碳化钨、14~20%的钴含量,并选用合适的成型剂,以及合理的干燥、成型剂脱除和压力烧结工艺,碳梯度控制在0.03%以内,提高了产品强度,保证了产品的硬度和耐磨性,同时产品成分和性能均匀,洛氏硬度≥83HRA,抗弯强度≥2200MPa,密度13.40~14.20g/cm3。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硬质合金大拉管模,外径为36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洲硬质合金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株洲硬质合金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0569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