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污泥干化工艺及设备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205289.2 | 申请日: | 2010-06-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953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8 |
| 发明(设计)人: | 马雪明;王世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自力化工设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11/12 | 分类号: | C02F11/1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5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污泥 化工 设备 | ||
1.一种污泥干化工艺,其特征在于,该工艺为:将含水率在80%以上的污泥预处理至含水率在50%以下,保持污泥温度不变,将其输入一污泥干化设备,在此污泥干化设备内将污泥不断向出料口推动,并将污泥加热到120℃以上,且伴以持续的搅拌、破碎处理,同时以引风设备将由污泥内挥发出的水蒸汽不断引出,至含所需含水率的污泥由该污泥干化设备中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干化工艺,其特征在于:由引风设备从污泥干燥机中引出的水蒸气经除尘处理后所产生的尾气被输入焚烧系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泥干化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处理的具体方法为:
首先将从污泥干燥机中引出的水蒸气输入旋风分离设备,除去水蒸气中所含的大颗粒粉尘,而后将水蒸气输入水膜除尘器除去细小粉尘,最后将经上述除尘处理后所生成的尾气输入焚烧系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污泥干化工艺,其特征在于:在以水膜除尘器处理水蒸气的过程中,喷淋水回流至一斜板沉淀池,经沉淀处理后,再由输送设备重新输入水膜除尘器中,实现喷淋水的循环利用。
5.一种污泥干化设备,其用于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干化工艺中,包括筒体、与筒体上部连接的上盖、设置在筒体内腔中的两根桨叶轴、与桨叶轴连接的驱动装置及传动装置,所述筒体的壁为中空夹套结构,该夹套结构与设置在所述筒体上的夹套热介质入口及出口连通,所述上盖上设置有物料入口及蒸汽出口,所述筒体上设置有产品出口,所述桨叶轴包括中空轴及固定于中空轴上的中空桨叶,所述桨叶内腔、中空轴内腔与设置在中空轴两端的桨叶轴热介质入口及出口连通;其特征在于:
所述桨叶内腔中于靠近桨叶大端部处设置有冷凝水挡板,该冷凝水挡板与桨叶大端部之间设置有可令桨叶内腔中的冷凝水排出的排水支管,该排水支管与设置于中空轴内的排水总管连通,所述排水总管与中空轴外部导通;所述冷凝水挡板与桨叶小端部之间设置有可令桨叶轴热介质由中空轴内腔进入桨叶内腔的桨叶轴热介质通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污泥干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总管与桨叶轴热介质入口所在中空轴一端部内设置的空腔连通,该空腔内设置冷凝水排出机构。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污泥干化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污泥干化设备工作过程中,固定在两根桨叶轴上的桨叶的叶片角度相互错开90°,且两根桨叶轴均采用由外向内旋转的方式。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污泥干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的工作状态由变频控制设备控制。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污泥干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上还设有检修顶盖、载气入口以及人孔。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污泥干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出口依次与外设的旋风分离设备、水膜除尘器以及焚烧系统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自力化工设备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市自力化工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0528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立式组合污泥干化装置
- 下一篇:沙蚕生物滤池内微生物膜的培养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