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脱除废气中二氧化硫并副产硫酸铵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05025.7 | 申请日: | 2010-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440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29 |
发明(设计)人: | 李顺保;项裕桥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金远东工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78 | 分类号: | B01D53/78;B01D53/76;B01D53/50;C01C1/24;C05C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01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脱除 废气 二氧化硫 硫酸铵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脱除废气中二氧化硫并副产硫酸铵的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通常在炼矿工业、硫酸工业或者燃煤、燃油锅炉等排放尾气中均含有SO2气体。即使是微量的SO2含量,由于排放量巨大,也会对环境和生态造成严重破坏。据报道,我国已经成为继美洲、欧洲之后受酸雨危害最为严重的地区,大片的森林、土地被毁。我国已明确要求,新上电厂必须配套废气脱硫装置,并要求现有排放超标的电厂在2010年底前必须安装脱硫设施,其中投产20年以上或装机容量10万千瓦以下的,限期改造或者关停。与此同时,规定每排放1公斤SO2收费0.63元,此项收费直接纳入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管理,用于治理环境污染。为了鼓励企业减排,2006年6月出台电价政策表示,新建和现有脱硫机组上网电价每千瓦时均提高0.015元人民币。从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来看,相关企业配套废气脱硫设施已势在必行。
传统技术是在脱硫塔前设置除尘装置,将废气中的烟尘除尘后的废气进入脱硫塔脱除SO2。也有一些技术将亚硫酸铵经过后工段处理作为副产品,有的在塔内或塔外设置氧化段,将亚硫酸铵氧化为硫酸铵,硫酸铵作为副产品,这种设计缺点是工艺较复杂,设备投资大、安装工程多,而且不能很好地利用二氧化硫烟气中的热量来提高能源的利用率,所以其结构还有待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脱除废气中二氧化硫并副产硫酸铵的装置,本装置不仅设计巧妙,而且能利用二氧化硫的烟气热量来浓缩硫酸盐溶液,同时又能消除二氧化硫烟气中的高温所引发生的副反应造成对设备的损坏,从而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设计的脱除废气中二氧化硫并副产硫酸铵的装置,包括有脱硫塔及氧化装置,在脱硫塔内上部设置有除尘机构,位于脱硫塔顶部设置有净化烟气排空的出口,在脱硫塔内设置有脱硫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本装置还包括有浓缩塔,该浓缩塔内腔分隔为上下不相通的两部分,浓缩塔的上部内腔与浓缩塔顶部的烟气出口相连通,且上部内腔的进气口与含二氧化硫烟气管道中的一路支管道相连接,所述浓缩塔的下部内腔中设置有浓缩硫酸盐溶液的喷淋循环机构,且下部内腔的进气口与含二氧化硫烟气管道中的另一路支管道相连接,所述下部内腔的出气口通过管道与脱硫塔的烟气进气口相连接,而下部内腔的底部通过管道与脱硫塔底部的硫酸盐溶液相连通,所述氧化装置通过管道分别与浓缩塔底部和脱硫塔底部的硫酸盐溶液相连通,在浓缩塔底部设置有与硫酸盐溶液相连通而能将硫酸盐溶液输出外界的管道。
作为改进,所述含二氧化硫的烟气管道可有两路,每路烟气管道的进口处设置有除尘器,经除尘器后的管道再分为两路支管道,并在两路支管道的进气口处分别设置有滤尘器。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含二氧化硫的烟气管道中与浓缩塔的上部内腔相连通的两条支管道分别经滤尘器后相互回合成一条管道与浓缩塔的上部内腔的进气口相连接,而每路烟气管道中与浓缩塔的下部内腔相连通的两条支管道分别经滤尘器后相互回合成一条管道与下部内腔的进气口相连接。
再改进,所述氧化装置为空气鼓风机,该空气鼓风机的出气口通过管道与浓缩塔底部和脱硫塔底部的硫酸盐溶液相连通,而空气鼓风机的进气口与外界大气相连通。
再改进,所述除尘机构包括安装于脱硫塔上部的丝网除沫器,在位于丝网除沫器的下方间隔地设置有水冲洗喷头、吸收液喷淋装置。
再改进,所述喷淋循环机构包括循环泵和喷淋装置,喷淋装置设置于下部内腔的上部,且喷淋装置通过管道经循环泵与下部内腔底部的硫酸盐溶液相连通。
再改进,所述脱硫机构包括吸收液分布器、喷淋头及吸收液循环泵,所述吸收液分布器、喷淋头设置于脱硫塔内腔的上部,喷淋头设置于收液分布器的出口上,而所述吸收液分布器通过管道经吸收液循环泵与吸收液相连通。
再改进,所述除尘器可选择为电除尘器或布袋除尘或电除尘和布袋结合的除尘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金远东工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金远东工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0502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