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后支架杆连接块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04870.2 | 申请日: | 2010-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874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1 |
发明(设计)人: | 张才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甬龙工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B7/08 | 分类号: | F16B7/08 |
代理公司: | 上海世贸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1128 | 代理人: | 李浩东 |
地址: | 201711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支架 连接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后支架杆结构的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后支架杆连接块结构,特别涉及连接块结构。
背景技术:
对比文件:
传统的后支架杆连接件一般采用焊接方式与两端的管件进行连接,此结构虽然能保证强度,但增加了焊接工序,增加了制造成本,而且不便于日常维护。
故仍然需要对现有的后支架杆连接块结构进行进一步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后支架杆连接块结构,其采用双连接管结构,安装拆卸方便,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后支架杆连接块结构,它主要包括双孔安装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孔安装块的一端设有上支撑管,双孔安装块的另一端设有下支撑管,下支撑管内设有下支撑管内套管,双孔安装块表面设有下支撑管螺钉和上支撑管螺钉,双孔安装块的表面设有横管装配架,横管装配架内设有装配圆孔。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后支架杆连接块结构,其采用后支架杆连接块的支撑效果,将上支撑杆和下支撑杆所收的力用双孔安装块来进行能量吸收。从而起到很好的支撑效果。也使得在支撑过程中能更平稳,更安全的运行,连接块的作用就显得十分明显。相比较传统的连接块,这种新型的连接块结构就能在支撑过程中有更为稳定的表现。在售后的一些修理上也十分简单,只需更换损坏的部件就可,无需将所有的吼支架杆连接块替换,而且也从根本上解决了顾客对于连接块在使用中损坏后的修理顾虑。而且配件容易携带,只需将损坏的部件进行替换就行。在安全系数上也比比较传统的后支架杆连接块有了很大的进步。也可以根据具体的受力来对每个部件进行改变规格,更好地体现了连接块的人性化设计。从而提高了该设计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实质性创新特点和显著进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进行描述
本发明为一种后支架杆连接块结构,它主要包括双孔安装块1,其特征与以往技术的区别在于所述双孔安装块1的一端设有上支撑管2,双孔安装块1的另一端设有下支撑管3,下支撑管3内设有下支撑管内套管4,双孔安装块1表面设有下支撑管螺钉5和上支撑管螺钉6,双孔安装块1的表面设有横管装配架7,横管装配架7内设有装配圆孔8。
在具体实施时,所述双孔安装块1的表面积为1cm2-50cm2,其材质为金属、塑料、橡胶。
在具体实施时,所述上支撑管2和下支撑管3的半径为1mm-20mm,其材质为金属、塑料。
在具体实施时,所述下支撑内套管4的半径为1mm-20mm,其材质为金属、塑料、橡胶。
在具体实施时,所述下支撑管螺钉5和上支撑管螺钉(6)的半径为1mm-10mm,材质为金属。
在具体实施时,所述横管装配架7与双孔安装块1紧密黏合,与下支撑管螺钉5和上支撑管螺钉6在同一水平面。
在具体实施时,所述装配架圆孔8的圆孔半径为1mm-20mm。
图1为一块连接块结构,其采用双孔安装块作为平台,上支撑管和下支撑管作为主要部件,上支撑管螺钉和下支撑管螺钉作牢固,再在双孔安装块上设有横管装配架起到装配作用。
完全突破了现有设计局限,主要目的在于创造性地提供一种后支架杆连接块结构,连接块承受上支撑管和下支撑管的受力达到能使连接块稳定运作,达到十分良好的支撑效果。其创新价值在于完全突破了现有各种后支架杆连接块,成功实现了连接块的支撑效果,在确保品质和功能的同时,从根本上改变以往所有的连接块只能承受很少的力,使得后支架杆连接块能更稳定、牢固、可靠地工作运行。只要当中的任何部件坏了,例如,上支撑管有所损坏,不需更换整个后支架杆连接块,只需更换上支撑管就可。从而大大降低了连接块的生产与投资成本,同时在外形上也给予了较大的改变,可以根据客户的要求,对支撑管和连接块进行尺寸、大小的要求改变,一旦其中的任何一个部件有所损坏,无需替换所有的部件,只需更换损坏的部件即可。更人性化的设计,也使得修理过程变得更为简易,无需专人修理,同时也方便了使用者的维护操作,大大降低了其维修成本,从根本上克服了现有的连接块装置在支撑效果、外观造型、生产以及维护成本等各方面存在的一系列缺点和不足,而且实现了其部件的自由更换和尺寸改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甬龙工贸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甬龙工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0487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从马铃薯渣中提取生物絮凝剂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高强度压缩机外壳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