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环保书写液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04692.3 | 申请日: | 2010-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642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20 |
发明(设计)人: | 潘飞;李宏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潘飞 |
主分类号: | C09D11/16 | 分类号: | C09D11/16 |
代理公司: | 武汉金堂专利事务所 42212 | 代理人: | 胡清堂 |
地址: | 4411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保 书写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文化用品制备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环保书写液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利用专统黑板用固体粉笔书定的教学用具至今占据主流,其对人体的危害依然在延续,尽管市面上不断有新的产品出现,对原有的老产品不断地创新及改革,如克服了对环境污染的问题,但还是有或多或少不尽人意之处,仍然需要进一步的提高。如今从包括中国专利在内的有关资料检索表明,现有的CN200610048142.0,名称为一种无尘板书写液及其擦剂的发明专利,因是使有湿擦擦剂分解,使用中易浸湿教学仪器设备,维护繁琐,板擦清洗不易,使用成本高昂。又如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0910192711.2,名称为一种环保板书液及其制备方法的发明专利,需要的原材料品种繁多、制作工艺繁琐,成本过高,在浅颜色板面上书写有明显残留印迹,墨水跟浅颜色板面的对比度差,以及制造成本较高、材料不易得等缺点,使其推广应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研制一种无公害、清洁卫生的环保书写液制备方法。
本发明一种环保书写液制备方法,其步骤如下:
(1)环保书写液的组分重量百分比如下:
聚乙烯醇 0.02-0.05%
轻质碳酸钙或半水纤维 30-70%
醇溶性丙烯酸树脂 1-8%
乳化剂 0.02-0.05%
悬浮剂 0.2-0.5%
去离子水 25-60%
水性通用分散色浆 0-5%
酒精 0.1-2%
甘油 0.01-0.05%
(2)分散浸泡
将组分中的轻质碳酸钙或半水纤维按组分重量百分比加入组分中的去离子水进行分散浸泡1-3天;
(3)研磨
将步骤(2)得到的水浸泡液研磨,研磨粒度为2-4μm;
(4)乳化
在步骤(3)得到的研磨后的水溶液中按组分重量百分比加入醇溶性丙烯酸树脂,再按组分重量百分比添加乳化剂、水溶后的聚乙烯醇、悬浮剂、甘油、酒精,根据所需颜色加入水性通用分散色浆,在混合容器中搅拌30-60分钟,升温至60-90℃,恒温2-6小时乳化;
(5)过滤
将步骤(4)乳化得到的产品经4μm的过滤网过滤;
(6)分装
将步骤(5)过滤得到的产品分装,打包入库。
所述乳化剂为肥皂乳化剂或阿拉伯胶乳化剂或烷基苯磺酸钠乳化剂。
所述悬浮剂为硅酸镁锂。
所述水性通用分散色浆为复顿公司提供的一系列含颜料量高及用混合表面活性剂稳定分散的水性色浆。
所述水溶后的聚乙烯醇为将聚乙烯醇放在水中90℃高温溶解制备得到。
本发明一种环保书写液制备方法的优点是:由于本发明对原材料进行了严格的筛选,对无毒原材料优新原则,在配方中无甲醛、卤化物等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无任何危害,不仅彻底消除了粉笔尘的污染,而且颜料和溶剂经专业部门检测为无毒、无害、无皮肤刺激,解决了现有白板笔只能消除粉笔尘污染,不能避免有机气体污染的问题,实现了教室空间环境质量的彻底改善;经济廉价;减少了消耗,可以循环使用;使用本发明配方及方法生产的产品,灌注到板书笔中,不仅书写流畅,色彩艳丽,无毒无味,可擦性好;而且可在白板,黑板,绿板米黄板上书写;该产品无尘、无毒、无害、清洁卫生,完全解决了高档会议室和实验室仪器设备易受粉尘污染及有害气体腐蚀的问题,优于市面湿写湿擦书写产品,延长精密设备的使用寿命,保证正常使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一种环保书写液制备方法,其步骤如下:
(1)环保书写液的组分重量如下:
聚乙烯醇 0.02kg
轻质碳酸钙 40kg
醇溶性丙烯酸树脂 4kg
肥皂乳化剂 0.05kg
硅酸镁锂 0.2kg
去离子水 50.58kg
水性通用分散色浆 5kg
酒精 0.1kg
甘油 0.05kg
(2)分散浸泡
将组分中的轻质碳酸钙40kg加入去离子水50.58kg进行分散浸泡2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潘飞,未经潘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0469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煮糖罐晶粒形态在线监测方法
- 下一篇:图像处理装置、摄像装置及图像再生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