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超声波处理谷氨酸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04559.8 | 申请日: | 2010-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706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27 |
发明(设计)人: | 张吉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吉浩 |
主分类号: | C07C229/24 | 分类号: | C07C229/24;C07C227/42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威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101 | 代理人: | 王勇 |
地址: | 110121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声波 处理 谷氨酸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去除夹带在谷氨酸晶簇内的杂质的一种处理方法,具体说是采用超声波处理谷氨酸的方法。
背景技术
谷氨酸质量的好与坏直接影响精制过程的收率、消耗及最终产品-谷氨酸钠的质量。质量好谷氨酸可以在精制工序中降低水、电、汽消耗,提高收率及获得高质量的味精。所谓质量不好的谷氨酸,是指α型谷氨酸晶簇含的杂质数量多、或所含杂质难于与谷氨酸晶簇分离的谷氨酸。以前在能源价格比较低时,加上转晶的代价大(主要是碱消耗、收率损失),所以都不用转晶工艺。近年来能源价格上涨以后,在精制节省的水、电、汽消耗及较高的收率可以弥补转晶中付出的代价,于是开始关注转晶工艺。谷氨酸转晶工艺,就是将α型谷氨酸悬浊液放在转晶罐里,在2-3小时的期间内,通过蒸汽加热至85-90℃、加碱溶解和搅拌,将α型谷氨酸转化成β型谷氨酸,达到去除杂质的目的。谷氨酸经转晶工艺虽然可以获得高质量的谷氨酸,但随着近年来能源价格的不断上涨,水、电、汽占谷氨酸钠精制过程成本的份额也逐渐加大,加重了企业的负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声波处理谷氨酸的方法,以较低成本达到去除杂质、提高谷氨酸质量的目的,以利于生产及转晶。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启动超声波对装入容器内的α型谷氨酸悬浊液进行处理,处理时对α型谷氨酸悬浊液加热。冷却分离后即可获得相对高纯度的谷氨酸,也可以再进行转晶工艺,获得更高纯度的谷氨酸。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积极效果是:
1、利用超声波的机械作用和空化作用,迫使谷氨酸晶簇内的杂质释放在晶簇外面,同时改变杂质的理化性质,提高谷氨酸的质量;
2、由于超声波处理谷氨酸能够在低于转晶温度、短于转晶时间内去除杂质,消除了焦谷氨酸的产生条件(即温度高、时间长),降低了焦谷氨酸的含量,提高了收率,且在转晶过程中省去了加碱环节-不用碱,降低了成本。
3、由于杂质与谷氨酸晶簇在转晶前已经分离,如果再进行转晶工艺,会使转晶过程变得更容易,得到的β型谷氨酸的质量也大大高于传统的单纯转晶。
4、超声波处理谷氨酸,简单有效、效果明显,一旦实施即可取得理想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1、超声波处理谷氨酸
用水调浓度为18-20波美、温度35℃的谷氨酸悬浊液,通过喷射器与蒸汽混合连续加入到预处理罐里,这里所说的预处理罐是装有超声波装置的转晶罐;
预处理罐控制参数为:
罐内悬浊液温度:65-70℃;
罐内超声波频率:18-40KHz;
罐内超声波强度:0.5-1.2KW/m3;
悬浊液在罐内停留时间:1小时;
预处理罐搅拌转数:50转/分钟;
2、转晶工艺
预处理后的谷氨酸悬浊液,连续进入转晶罐,同时用蒸气加热升温。
转晶罐控制参数为:
转晶温度:80-85℃;
转晶维持时间:1小时;
转晶罐搅拌转数:50转/分钟。
3、结果
转晶母液的含量0.8-1g/dl,焦谷氨酸含量0.5-1g/dl,收率94%-95.5%。
与没经过超声波处理的普通转晶相比,转晶母液的含量下降8-10%,焦谷氨酸含量下降35-45%。转晶收率提高了0.9-1.2%。
经过5.6中和后,含量为56(谷氨酸钠)g/dl中和液,滤速提高17%,透光提高6-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吉浩,未经张吉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0455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