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焦化废水深度处理及全回用装置及其应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04363.9 | 申请日: | 2010-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510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06 |
发明(设计)人: | 吴静璇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静璇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72;C02F1/78;C02F1/76;C02F1/44;C02F3/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29 北京市西***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焦化 废水 深度 处理 全回用 装置 及其 应用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业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焦化废水深度处理及全回用装置及其应用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焦化废水处理普遍采用A/O生物脱氮处理技术,处理后污水水质指标可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部分回用于湿法熄焦、除尘、煤气水封等浊循环水系统作补充水,而对焦化废水的深度处理普遍采用砂滤、生物滤池、混凝处理等手段,尽管出水COD控制在100mg/L左右,悬浮物含量在30mg/L左右,但不能满足生产净水用水水质要求;有的采用活性炭过滤,可以有效地去除水中的COD和悬浮物,使COD降到60mg/L以下,悬浮物含量在5mg/L以下,但对溶解性的固体含盐量几乎没有处理效果,因此该技术没有推广价值。为了去除溶解性固体必需采用反渗透膜进行分离,而分离后的浓缩液因COD和盐份高无法排放,唯一去处为喷洒到煤场或作为湿法熄焦的补充水,但煤场的用水有限,许多焦化厂已改为干法熄焦,所以需要一个焦化废水处理回用并达到零排放的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焦化废水深度处理装置,该装置可以大幅度降低废水中COD和悬浮物等各类污染物含量,对焦化废水进行深度处理并回用,使系统实现零排放。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焦化废水深度处理及全回用装置,包括预处理系统和生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由膜生物反应器((Membrane BioReactor,MBR)、氧化处理系统及反渗透膜处理系统和浓水蒸发结晶系统;
经过预处理和生化处理后的焦化废水的出口与所述MBR膜生物反应器连接;所述膜生物反应器的出水口与所述氧化处理系统连接;所述氧化处理系统的出水口将出水经反渗透给水泵和高压泵串联加压后与所述反渗透膜处理系统连接;所述反渗透膜处理系统的一个出水口与所述浓水蒸发结晶系统相连接;所述反渗透膜处理系统的另一个出口与回用水箱连接。
所述预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除油池、调节池和浮选池;生化处理系统包括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和回流沉淀池,生物厌氧池的出水口依次通过缺氧池、好氧池和回流沉淀池与MBR膜生物反应器的进水口相接。
所述MBR膜生物反应器属于中空纤维超滤膜,浸没式结构;所述MBR膜生物反应器工作周期为3分钟,间歇30秒钟,所需的抽吸力一般为-0.01~-0.04MPa,过滤精度0.5μm,过水通量为10~15L/m2.hr。
所述氧化处理系统采用臭氧、双氧水、氯气或次氯酸钠处理废水。
所述的反渗透膜过滤采用两套系统,所述两套系统串联连接。
所述第一套反渗透系统工作压力2~3.5MPa,过滤精度0.001μm;第一套反渗透系统的浓缩液进入第二套反渗透系统,系统工作压力3.5~4.0Mpa。最终浓缩液占整个处理水量的10%以下;所述第二套反渗透系统的浓缩液水质为:CODcr≤450mg/L、含盐量≤40000mg/L。
所述的焦化废水工作温度为18~30℃。
所述厌氧池有关参数为:水力停留时间8~12h,P为1mg/L,水温为30℃;
所述缺氧池有关参数:水力停留时间16~20h,污水回流比2~3倍,P为1mg/L,水温25~30℃,PH值7~8;
所述好氧池有关参数:水力停留时间32~36h,污泥回流比2~3倍,出水含磷量0.5~1mg/L,水温25~30℃,PH 7~8,溶解氧2~4mg/L。
所述的焦化废水深度处理及全回用装置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工艺步骤:
(1)预处理:处理设备包括除油池、浮选池和调节池,焦化废水的进水水质为:CODcr≤4000mg/L、酚≤650mg/L、CN-≤15mg/L、油≤50mg/L、NH3-N:≤250mg/L、SS≤300mg/L、PH 7~8,经除油池、浮选池和调节池去除废水中的重油和乳化油,调节各种焦化废水水量及水质的不均匀性,焦化废水经预处理后水质中CODcr去除率在5~10%,油≤10mg/L;
(2)生化处理:处理设备包括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和回流沉淀池,生物厌氧池的出水口依次通过缺氧池、好氧池和回流沉淀池与MBR膜生物反应器的进水口相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静璇,未经吴静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0436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喷釉装置
- 下一篇:一种采用纳米气泡技术处理大量污水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