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小儿脱肛的中药洗剂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03707.4 | 申请日: | 2010-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792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10 |
发明(设计)人: | 袁慎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袁慎霞 |
主分类号: | A61K36/896 | 分类号: | A61K36/896;A61P1/00;A61K35/64 |
代理公司: | 济南鲁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7214 | 代理人: | 辛晓月 |
地址: | 2521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小儿 脱肛 中药 洗剂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讲是一种治疗小儿脱肛的中药洗剂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治疗小儿脱肛,一般采用磺胺类及抗菌素。①采用磺胺甲恶唑患者有时引起胃肠道反应、结晶尿、血尿、皮疹、药热及白细胞减少。②采用青霉素:用前必须做皮试,阳性者禁用。因为青霉素易发生变态反应,特别是过敏性休克(最危险的过敏性休克,可发生在做皮肤试验的当时,极少数可发生在连续用药的过程中,后者称迟发性过敏性休克),如不及时抢救,可危及生命。③应用氨苄西林:可出现胃肠道不适。肌注局部有疼痛。无论口服或注射均可引起变态反应。④应用阿莫西林:偶见皮疹,可有恶心、上腹部不适、腹泻、伪膜性结肠炎。⑤应用卡那霉素:对听神经和肾脏均有毒性,前者表现为耳鸣、听力减退、甚至永久性耳聋,后者表现为蛋白尿、管型尿等。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缺点,本发明的目的是发明一种治疗小儿脱肛的中药洗剂制备方法。脱肛是直肠粘膜、直肠全层或部分乙状结肠向下移位,脱出肛门外的一种疾病。任何年龄均可发病,儿童多为直肠粘膜脱出。隋·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中说:“脱肛者,肛门脱出也。”宋·王怀隐在《太平圣惠方·卷六十·治脱肛诸方十九道》收载了“治脱肛诸方十九道”、“治小儿脱肛诸方十五道”,在治脱肛诸方中指出,“夫脱肛者,为肛门出也”,太医局编《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治杂病》指出:“大肠不收名脱肛。”金元时期,张子和在《儒门事亲》中说:“脱肛,大肠盛也。”小儿脱肛的临床表现:起病缓慢,无明显全身症状,早期大便时直肠粘膜脱出,便后能自行回纳。因长期反复脱出,直肠粘膜充血、水肿或糜烂,常有血性粘液从肛门流出,刺激肛门周围皮肤,引起瘙痒。若身体虚弱,日久失治,可因直肠各层组织向下移位,发生直肠或部分乙状结肠脱出,重者甚至咳嗽、蹲下或行走亦可脱出。有时不易回复,须用手托回或卧床休息方能回纳。患者常有大便不净和大便不畅,或下腹坠痛,腰部、腹股沟及两侧下肢有酸胀和沉坠感觉。因直肠粘膜经常暴露在外,容易发生充血、水肿、溃疡、出血。血液检查:白细胞总数增多;中性粒细胞增多;淋巴细胞增多。
它的技术方案为:取五倍子9重量份、乌梅6重量份、诃子6重量份、肉豆蔻9重量份、苦参12重量份、黄柏9重量份、黄芩9重量份、黄连6重量份、生栀子3重量份、龙胆草6重量份、白鲜皮9重量份、秦皮6重量份、金银花9重量份、连翘3重量份、蒲公英9重量份、大青叶9重量份、板蓝根6重量份、红藤3重量份、蚤休3重量份、翻白草3重量份、三棵针6重量份、鬼针草6重量份、乌蔹莓6重量份、托盘根9重量份、牛膝6重量份和生甘草6重量份,将以上26味药一起放入1600毫升水中,浸泡30分钟,然后文火煎制30分钟,过滤去渣得药液770毫升,煎出的药液即为治疗小儿脱肛的中药洗剂。
该发明的优点是:本方26味中药,在药店均能买到,制作简单,制成的中药液毒副作用小,使药液直接接触病灶,容易吸收,疗程短,治愈率高。君臣佐使,恰到好处。应用中药的同时,避免了西药磺胺药、抗菌素引起的不良反应、过敏反应和毒性反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袁慎霞,未经袁慎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0370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