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图像形成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03325.1 | 申请日: | 2010-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233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22 |
发明(设计)人: | 村崎聪;上薗孝臣;松本泰尚 | 申请(专利权)人: | 佳能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3G15/00 | 分类号: | G03G15/00;G03G15/01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 |
地址: | 日本东京都大***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图像 形成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例如复印机、打印机或传真机等的采用电子照相系统的图像形成设备。
背景技术
作为采用电子照相处理的图像形成设备的一个显影系统,存在在使作为显影剂承载体的显影辊以与作为图像承载体的感光鼓相接触的方式转动的状态下进行显影的接触显影系统。在该接触显影系统中,感光鼓的表面由于与显影辊接触而磨损,因而性能变差,从而导致所形成的图像的质量下降。结果,提出以下技术:通过仅在对感光鼓的静电潜像进行显影的时间段期间使显影辊接触感光鼓进行显影,来延迟由于与显影辊接触所造成的感光鼓的磨损。
在日本特开2006-292868号公报中,提出以下结构:在在线型彩色图像形成设备中,与在各个站处进行显影的时刻协调一致地进行显影辊的驱动和停止以及与感光鼓的接触和分离。在在线型系统中,将形成各个颜色成分的图像的图像形成站串联布置在中间转印带上,并且在该中间转印带的输送方向上,按第1图像形成站(以下缩写为1st)→2st→3st→4st的顺序在图像形成区域中形成各个颜色成分的调色剂图像。在日本特开2006-292868号公报中,根据该顺序控制各个图像形成站的显影辊的驱动和停止以及与感光鼓的接触和分离。该在线型系统还被称为串联系统(tandem system)。
这里,由于将各个图像形成站作为可更换的且比较便宜的处理盒单独提供,因此难以完全消除各种偏差,即与图像形成设备主体的位置关系的偏差等的机械偏差以及驱动源控制的偏差等。例如,在用于使感光鼓和显影辊接触和分离的机构中发生偏差。假定采用以下机构:显影辊被偏置以使得该显影辊接触感光鼓,并且通过凸轮机构抵抗该偏置力使该显影辊与感光鼓分离。在这种情况下,假定凸轮位于图像形成设备主体中,并且凸轮从动件位于处理盒中,则凸轮和凸轮从动件之间的距离可能存在偏差。该偏差导致图像形成站之间或处理盒之间发生显影辊和感光鼓的接触和分离的时刻偏移,并且该时刻偏移可能造成图像缺陷。例如,当显影辊的接触时刻迟于感光鼓上的图像形成区域的前端时,图像的前端部分被省略,或由于显影辊的接触冲击而产生图像缺陷。此外,当显影辊的分离时刻早于感光鼓上的图像形成区域的后端时,出现图像后端被省略的图像缺陷。注意,感光鼓上的图像形成区域是根据进行打印的记录介质的大小在感光鼓的表面上形成潜像(最终为使用调色剂的可视图像)的区域。
为了防止由于显影辊和感光鼓的接触或分离时刻的偏差而产生的这些不利效果,在日本特开2006-292868号公报中,如图24所示,使显影辊的驱动和停止以及接触和分离的控制在图像形成确保时间之前具有余量。例如,该余量是用于吸收从为了使显影辊抵接感光鼓而开始移动起直到实际接触为止所需的时间的偏差的多余时间。当显影辊已经从与感光鼓分离的位置向抵接感光鼓的位置移动时,如果在移动开始之后经过了余量时间,则无论图像形成站之间的时刻的偏差如何,都确保显影辊处于抵接感光鼓的状态。因此,在显影辊的移动开始后经过了余量时间之后的时间用作图像形成确保时间,该图像形成确保时间确保通过使用调色剂等的显影剂进行可视图像的·图像形成。在图24的例子中,在时刻t241时显影辊抵接感光鼓,并且该接触相对于图像形成确保时间提前了偏移1的时间。此外,在图像形成之后,为了确保图像形成,在经过图像形成确保时间之后开始使抵接感光鼓的显影辊进行分离。在图24中,在实际分离之前需要与偏移2相对应的时间。通过在容许这种偏移的情况下进行图像形成,来防止发生图像形成缺陷。
因此,在图24的例子中,显影辊和感光鼓在比图像形成确保时间长偏移1+偏移2的时间内接触。即,由于确保容许偏移的图像形成确保时间,因此在进行图像形成时,在多数情况下可以假定显影辊和感光鼓在至少与进行图像形成所需的且足以进行图像形成的时间一样长的长时间段内接触。结果,存在感光鼓由于并非图像形成本来需要的接触而磨损、因此处理盒的寿命缩短的问题。
发明内容
考虑到上述问题作出本发明,并且本发明涉及提供可以通过自适应地控制显影辊和感光鼓接触的时间来延迟处理盒的磨损的图像形成设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佳能株式会社,未经佳能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0332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彩色图像和单色图像的图像处理
- 图像编码/图像解码方法以及图像编码/图像解码装置
-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图像读取装置、图像处理方法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形成设备、图像形成系统和图像形成方法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