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人造文化石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202927.5 | 申请日: | 2010-06-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797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10 |
| 发明(设计)人: | 檀俊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允 |
| 主分类号: | B32B9/04 | 分类号: | B32B9/04;B32B17/02;B32B21/04;B32B3/22 |
| 代理公司: | 沈阳智龙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1115 | 代理人: | 宋铁军 |
| 地址: | 110001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人造 文化石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人造文化石,其特征在于:所述人造文化石分为主体部分及底层部分;所述主体部分主要由以下质量份的组分同浓度为10~20%的纳米二氧化硅溶液混合后加入抗裂纤维材料制备而成:氯化镁10~20份、胶凝剂8~20份、废弃矿渣15~25份、钛白粉4~5份、抗卤抗潮剂6~10份和珍珠岩30~45份;而底层部分由颗粒大小为3~5mm的陶粒平铺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造文化石,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凝剂为硫酸镁;所述抗卤抗潮剂的成分及质量比为:本氟硅酸钠∶多聚磷酸钠∶硫酸亚铁∶磷酸三丁酯∶高级补强白炭黑∶磷酸∶精致磷酸钠∶六偏磷酸钠∶三乙醇胺溶剂∶聚乙烯醇=1∶1∶1∶1∶1∶1∶1∶1∶9∶65;所述废弃矿渣为质量含量在10%-15%的活性氧化镁;所述抗裂纤维材料为麻丝、玻璃纤维网格布和宽度在2~3公分的竹签。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人造文化石,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分的组分质量比为:氯化镁17份、硫酸镁13份、废弃矿渣20份、抗卤抗潮剂10份、珍珠岩35份和钛白粉5份。
4.如上所述的一种人造文化石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比例备料;
①、将氯化镁溶解至婆镁度20~30度;
②、将“①”中的物质同废弃矿渣、胶凝剂、抗卤抗潮剂、珍珠岩以及钛白粉按权利要求1的比例倒入容器内,再将麻丝掺入该容器内,然后将上述物质同浓度为10~20%的纳米二氧化硅溶液混合,至混合物用拳攥紧时刚好从指缝流出即可;
③、按照尺寸要求准备模具,在模具的底面及四周涂刷脱模剂然后将②步骤的混合物浇灌至该模具内,浇灌的厚度为模具厚度的1/4,然后在浇灌的混合物上平铺玻璃纤维网格布,然后在玻璃纤维网格布上继续浇灌该混合物,待混合物的浇灌厚度达到模具厚度的一半为止,然后在该混合物上平铺宽度为2~3公分的竹签,竹签的间距为3~4公分,然后继续浇灌该混合物至模具厚度的3/4,然后继续按照第一次的方法平铺竹签,其平铺方向同第一层竹签的方向垂直,然后继续浇灌混合物至与模具厚度平齐,然后压实,再浇灌混合物,再压实,反复三次后停止;
④、在该混合物没有完全干燥之前将颗粒大小为3~5mm的陶粒均匀的平铺在③步骤中浇灌后的混合物上,在20~30℃的环境下,静置12~24小时后将模具撤去,然后继续静置72~120小时即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人造文化石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③”步骤中的玻璃纤维网格布的规格为:网眼:4~5mm*4~5mm;克重:80g---165g/m2。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人造文化石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整个制备过程应避免雨雪的淋浇。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人造文化石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②”步骤中的麻丝的质量占氯化镁、废弃矿渣、胶凝剂、抗卤抗潮剂、珍珠岩和钛白粉的质量和的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允,未经陈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02927.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