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70t级至600t级钢锭质量与组织、性能解剖检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02385.1 | 申请日: | 2010-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846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1 |
发明(设计)人: | 刘宏伟;盖秀颖;傅排先;夏立军;康秀红;李殿中;李依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22D7/00 | 分类号: | B22D7/00;C21D9/00;G01N1/28;G01N1/44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张志伟 |
地址: | 110016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70 级至 600 钢锭 质量 组织 性能 解剖 检验 方法 | ||
1.一种70t级至600t级钢锭质量与组织、性能解剖检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钢锭解剖关键位置与方法、钢锭试样热处理工艺、钢锭检测区域表面处理方法、高精度硫分布、氧分布、磷分布分析检测方法、关键区域化学成分分析检验方法、根据不同钢种采用不同腐蚀液分阶段不同浓度腐蚀方法、分析检测区域图像、结果后处理方法、低倍组织与金相图像分析方法;其中,
(1)钢锭解剖关键位置与方法
钢锭浇铸后,锭身表面温度在800℃-1000℃的范围内进行脱模,钢锭脱模后,采用的吹氧管对钢锭进行高度方向解剖;解剖过程保留钢锭区域为200mm-500mm厚,为钢锭的中心部位,钢锭解剖完成时钢锭表面温度在300℃-600℃之间;
(2)钢锭试样热处理工艺
解剖后的试样在30min以内送入300±10℃的热处理炉,在300±10℃时保温5-12h,保温后以20-30℃/h的升温速度升温到600℃~630℃,在此温度下进行10-30h保温,保温后随炉冷却,冷却到100℃以下出炉;
(3)钢锭检测区域表面处理方法
首先采用机械加工的方法将解剖后的钢锭试样进行机加,保证最后钢锭试样尺寸在30~100mm之内,且为整个钢锭的中心部位;再分别采用150号、400号、600号、800号、1000号以及1200号砂纸对检测区域进行磨洗与抛光,确保表面粗糙度达到Ra=0.8μm以上;
(4)根据不同钢种采用不同腐蚀液分阶段不同浓度腐蚀方法
采用冷酸腐蚀液为硝酸,浓度范围在10wt%~40wt%,温度为20-40℃;前期腐蚀酸浓度较大,采用20%-40%的硝酸进行腐蚀1-5min;后期腐蚀酸浓度较小,采用10%-20%浓度的硝酸,腐蚀2-10min,对钢锭检验区域进行低倍组织检验。
(5)高精度硫分布、氧分布、磷分布分析检测方法、关键区域化学成分分析检验方法
首先,采用低倍贴印法,将钢锭试样经过腐蚀以后,经过采用40℃-80℃热水清洗,并烘干;检测区域涂抹普通成像剂,厚度为0.5-1.5mm,再用相纸覆盖10-15min;运用定影液浸泡5-30min,之后采用常规的显像方法显像;
然后,根据钢锭宏观组织分布情况在检验面上取屑,描绘出整个钢锭偏析情况与宏观组织对应关系;在钢锭检验面取屑进行元素化学成分分析,采用的钻头进行取屑,钻取深度在10-30mm内,每个间距1-20mm;再通过化学分析进行元素分析,描绘出整个钢锭C、S、P元素偏析情况;
(6)分析检测区域图像、结果后处理方法
除保存相纸相片以外,保存高分辨率的电子图片,采用高分辨率的扫描仪,分辨率在1024×768像素以上的扫描仪进行局部扫描,扫描后进行常规的图像处理;
(7)低倍组织与金相图像分析方法
采用直接测量或通过金相图像处理软件,对扫描图片进行图像分析。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70t级至600t级钢锭质量与组织、性能解剖检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解剖过程保留钢锭的冒口、锭身与尾锥部分,或者对关键部位进行局部分析。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70t级至600t级钢锭质量与组织、性能解剖检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解剖过程保证钢锭解剖面的平整度小于100mm,同时保证切割热影响区域小于100mm。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70t级至600t级钢锭质量与组织、性能解剖检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定影液成分为亚硫酸钠5-15g/L、醋酸3-8mL/L、硼酸5-9g/L、钾矾10-20g/L、硫代硫酸钠40-60g/L和水10-20L。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70t级至600t级钢锭质量与组织、性能解剖检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中,通过高分辨扫描设备将检验面宏观组织、铸造缺陷、夹杂物以电子图片的方式进行存储。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70t级至600t级钢锭质量与组织、性能解剖检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对于呈线型的偏析缺陷,取屑点在偏析处取屑,取屑点之间的间距为2±0.5mm;对于范围较宽偏析缺陷,在偏析交界处取屑点之间的间距为2mm-10mm。
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70t级至600t级钢锭质量与组织、性能解剖检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7)中,通过图像色差分辨技术,针对钢锭凝固组织、凝固组织分布状态、晶粒尺寸、一次、二次或高次枝晶臂间距进行定量统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0238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