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采用高密度差分跳频的通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02138.1 | 申请日: | 2010-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882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17 |
发明(设计)人: | 董彬虹;柴占鑫;刘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B1/713 | 分类号: | H04B1/713 |
代理公司: | 电子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51203 | 代理人: | 詹福五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用 高密度 差分跳频 通信 方法 | ||
1.一种采用高密度差分跳频的通信方法,包括发射和接收流程两部分,其中:发射流程
A.串并转换处理:将待发送的串行比特数据流转换为并行的比特数据流;
B.差分跳频比特频点映射处理:将步骤A所得并行的比特数据流送入G函数进行映射处理、映射为密集系统的一级频率控制字;
C.二级频率控制字的生成:发送端通过高密度跳频序列发生器生成与一级频率控制字匹配速率的第二级频率控制字;
D.高密度差分跳频通信频率控制字的生成:将步骤B所得第一级频率控制字及由步骤
C生成的第二级频率控制字,合并生成高密度差分跳频通信用频率控制字;
E.发射处理:将由步骤D所生成的高密度差分跳频通信用频率控制字,依次经直接数字频率合成器生成相应的中频时域波形、经中频滤波后、再经射频处理单元生成射频波形后,发射;
接收流程
F.接收处理及离散采样:接收端收到发射端的信号后,经过射频信号处理并输出经处理后的射频波形、经变频/滤波处理生成中频波形,再经抽样处理进行离散采样;
G.二级频率控制字的恢复处理:接收端通过高密度跳频序列发生器处理,以生成与发送端相同的二级频率控制字;
H.频域波形的输出:将由步骤F采集的离散数据和由步骤G恢复的二级频率控制字,一同输入FFT变换单元、将频域信号进行反向偏移的对齐调整、以去除其二级频率偏移量、恢复一级频率的差分跳频信号,并输出频域波形;
I.软判决处理:译码数据通过软判决处理、保留有用频点;
J.系统同步的判决处理:当系统同步时,直接进入维特比译码单元进行数据的译码;当系统未同步时,则进入同步捕获和跟踪单元,进行同步处理,然后再将处理后的信息反馈给抽样单元以调整抽样窗口,完成数据的同步;
K.串并转换处理及数据输出:译码后的数据经串并转换进行符号数据流的转换,并输出转换后的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0213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激光功率探测装置及其探测方法
- 下一篇:标准化考试涂卡专用铅笔芯的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