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S)-N-(2(3-(三氟甲基)苯基)甲基)-叔丁基-2-亚磺酰胺及其合成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010201395.3 申请日: 2010-06-12
公开(公告)号: CN101863805A 公开(公告)日: 2010-10-20
发明(设计)人: 万文;王凡;蒋海珍;郝健 申请(专利权)人: 上海大学
主分类号: C07C313/06 分类号: C07C313/06;B01J31/02;C07B53/00;C07C205/45;C07C201/12
代理公司: 上海上大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05 代理人: 陆聪明
地址: 200444***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甲基 苯基 丁基 亚磺酰胺 及其 合成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是叔丁基-2-亚磺酰胺衍生物及其合成方法,特别是-种(S)-N-(2(3-(三氟甲基)苯基)甲基)-叔丁基-2-亚磺酰胺及其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近三十年来,不对称催化研究获得了迅猛的发展。不对称催化合成是将前手性化合物对映体选择性地转化为手性产物的有效手段。不对称催化合成无论从环保,还是原子经济性能方面都具有很大的优越性。

手性有机小分子催化剂结构简单,对环境友好,也日益受到重视,成为现代合成化学的前沿领域之一。碳-碳键的形成反应,如Aldol反应、Baylis-Hillman反应等,在有机合成化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有机小分子催化剂(S)-N-(2(3-(三氟甲基)苯基)甲基)-叔丁基-2-亚磺酰胺。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方法采用的反应机理为:

根据上述反应机理,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S)-N-(2(3-(三氟甲基)苯基)甲基)-叔丁基-2-亚磺酰胺,其特征在于该化合物的结构为:

(S)-N-(2(3-(三氟甲基)苯基)甲基)-叔丁基-2-亚磺酰胺该化合物的物性参数:

分子式:C19H19F6NOS

结构式:

中文命名:(S)-N-(2(3-(三氟甲基)苯基)甲基)-叔丁基-2-亚磺酰胺

英文命名:

(S)-N-(bis(3-(trifluoromethyl)phenyl)methyl)-2-methylpropane-2-sulfinamide

分子量:423

外观:无色液体

核磁共振氢谱(500MHz,CDCl3):7.708(s,1H,ArH);7.547-7.599(m,3H,ArH);7.551,7.537,7.523(t,J=7Hz,2H,ArH);7.442-7.481(m,2H,NH);5.754,5.759(d,1H,J=7HzAr-CH-N-);3.876,3.881(d,1H,Ar-C-NH-);1.254(s,9H,CH3-C)

核磁共振氟谱(470MHz,CDCl3,内标:C6F6):δ=-62.66(s),-62.70(s)

核磁共振碳谱(125MHz,CDCl3):142.85;131.64;131.41;131.40;131.16;131.12;130.90;130.85(J=30.0Hz);129.81;129.49;125.26;125.06(J=285Hz);124.55(J=30.0Hz);124.10(J=285Hz);61.50;56.32;22.65。

一种合成上述的(S)-N-(2(3-(三氟甲基)苯基)甲基)-叔丁基-2-亚磺酰胺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的具体步骤为:

a.惰性气氛下,将间三氟甲基二苯甲酮和叔丁基亚磺酰胺按1∶1~1.5∶1的摩尔比溶于甲苯中,再缓慢滴加催化剂用量的四氯化钛,搅拌下回流反应至反应液逐渐变成黄色,底部有黄色固体产生;加入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淬灭反应,反应液经抽滤、分液,取有机相旋干溶剂、分离纯化,得无色液体;

b.将步骤a所得无色液体甲醇溶解,再加入上述的间三氟甲基二苯甲酮质量的20%~50%的硼氢化钠,反应2~4小时后,反应结束,经分离纯化,得无色液体即为(S)-N-(2(3-(三氟甲基)苯基)甲基)-叔丁基-2-亚磺酰胺

在新兴的小分子催化反应当中,叔丁基亚磺酰胺一般是被用作一种手性砌块,用于手性胺类的合成,后处理用酸将叔丁基亚磺酰基脱去后,一般能获得较好的产率与手性,ee值能达到90%以上,本发明利用叔丁基亚磺酰胺的氨基将其合成为小分子催化反应当中的催化剂,利用氨基与叔丁基的手性诱导催化Aldol缩合反应,取得了一定的结果。本发明方法原料易得,操作非常简单,两步总产率70%-80%,。而将合成出的催化剂应用于小分子催化反应当中后,产率达到70%-85%,也具有较高的研究的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学,未经上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0139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