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离合器变速器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201261.1 | 申请日: | 2010-06-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784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14 |
| 发明(设计)人: | 黄明礼;卢建钢;黄文华;姜超;张轶;陈东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汽车变速器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H3/087 | 分类号: | F16H3/087;F16H3/12 |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 31219 | 代理人: | 雷绍宁 |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东新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离合器 变速器 | ||
1.一种双离合器变速器,包括外离合器(1)、内离合器(2)、可以旋转的离合器壳体(30)、两根输入轴(4,5)、两根中间轴(27,28)和一根倒挡轴(29),两根输入轴分为同轴布置的内输入轴(4)和外输入轴(5),两根输入轴上设有各挡位主动齿轮(6,8,10,12),两根中间轴上设有主减速主动齿轮(19,20)和与所述主动齿轮相啮合的各挡位从动齿轮(7,9,11,13,14,15),其特征是:所述一挡主动齿轮(6)和二挡主动齿轮(8)位于所有其它挡位主动齿轮(10,12)的两侧,两根中间轴的两端均设有轴承,其中第一中间轴(27)前端的轴承(33)位于主减速主动齿轮(19)和二挡从动齿轮(9)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离合器变速箱,其特征是:还包括油泵(38)、油泵主动齿轮(37)和油泵从动齿轮(36),所述油泵主动齿轮(37)和油泵从动齿轮(36)相啮合,油泵主动齿轮(37)与离合器壳体(30)相连接,油泵从动齿轮(36)与油泵(38)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离合器变速器,其特征是:所述内输入轴(4)上设有所述一挡主动齿轮(6)和三挡主动齿轮(10),所述外输入轴(5)上设有所述二挡主动齿轮(8)和四挡主动齿轮(12),所述第一中间轴(27)上设有一挡、二挡、三挡和四挡从动齿轮(7,9,11,13),所述第二中间轴(28)上设有五挡、六挡从动齿轮(14,15),所述倒挡轴(29)上设有倒挡从动齿轮(16),所述一挡主动齿轮(6)与一挡从动齿轮(7)、倒挡从动齿轮(16)同时啮合,所述二挡主动齿轮(8)与二挡从动齿轮(9)相啮合,所述三挡主动齿轮(10)与三挡从动齿轮(11)、五挡从动齿轮(14)同时啮合,所述四挡主动齿轮(12)与四挡从动齿轮(13)、六挡从动齿轮(15)同时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离合器变速器,其特征是:所述各挡位主动齿轮(6,8,10,12)固定安装在输入轴(4,5)上,所述各挡位从动齿轮(7,9,11,13,14,15)可转动地安装在中间轴(27,28)上且可通过同步装置(23,24,25,26)与中间轴同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离合器变速器,其特征是:所述倒挡轴(29)上还设有倒挡主动齿轮(17),所述第二中间轴(28)上可转动地安装有第二倒挡从动齿轮(18),第二倒挡从动齿轮(18)与倒挡主动齿轮(17)相啮合,第二倒挡从动齿轮(18)与第二中间轴之间设有同步装置(2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离合器变速器,其特征是:所述倒挡主动齿轮(17)与二挡主动齿轮(8)在轴向处于平齐的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离合器变速器,其特征是:所述两根中间轴(27,28)上的主减速主动齿轮(19,20)与差速器(22)上的主减速从动齿轮(21)同时啮合。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离合器变速器,其特征是:在第一中间轴(27)上,所述主减速主动齿轮(19)、二挡从动齿轮(9)、四挡从动齿轮(13)、三挡从动齿轮(11)和一挡从动齿轮(7)从前到后依次排列。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离合器变速器,其特征是:在第二中间轴(28)上,所述主减速主动齿轮(20)、第二倒挡从动齿轮(18)、六挡从动齿轮(15)和五挡从动齿轮(14)从前到后依次排列,在主减速主动齿轮(20)和第二倒挡从动齿轮(18)之间设有轴承(3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汽车变速器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汽车变速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0126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真菌毒素的生成抑制方法
- 下一篇:压力管道补漏拉紧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