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照明单元及照明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00941.1 | 申请日: | 2010-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876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1 |
发明(设计)人: | 洪沛渊;赖志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迈半导体精密工业(上海)有限公司;沛鑫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2/00 | 分类号: | F21S2/00;F21V7/00;F21V19/00;F21V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600 上海市松江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照明 单元 装置 | ||
1.一种照明单元,包括一发光二极管阵列,该发光二极管阵列包括若干呈阵列分布的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每一发光二极管对应配置一片状的反光板,每一反光板临近对应配置的发光二极管的一侧具有一反射面,所述每一反光板相对于对应配置的发光二极管具有一安装角度,所述安装角度为0度至90度中的一个角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板围设于该发光二极管阵列的周边,每一反光板位于与之配对的发光二极管的外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照明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二极管阵列具有一中心及经过该中心的一第一对称轴,发光二极管阵列的发光二极管对称地分布于该第一对称轴的两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照明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二极管阵列更包括经过该中心并与该第一对称轴垂直的一第二对称轴,发光二极管阵列的发光二极管对称地分布于该第二对称轴的两侧。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照明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二极管及反光板的数量均为四个,该四个发光二极管呈矩形阵列分布,该四个反光板位于所述发光二极管阵列的四个角落。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照明单元,其特征在于:每一反光板的安装角度相同。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板的上部朝向与之配对的发光二极管倾斜延伸,并在垂直于基板的正投影方向上部分遮蔽与之配对的发光二极管。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二极阵列的发光二极管排列成m行与n列的矩形,其中m、n为自然数,且m、n均大于1,所述反光板对应所述发光二极管相应地排列成m行与n列,每一行反光板位于与该行反光板配对的发光二极管的同一侧,每一行反光板中各反光板的安装角度呈渐变分布,其中每一行反光板中的后一个反光板的安装角度相对于该行中相邻的前一个反光板的安装角度沿同一时针方向偏转一第一预定角度。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照明单元,其特征在于:每一列反光板中各反光板的安装角度呈渐变分布,其中每一列反光板中的后个一反光板的安装角度相对于该列中相邻的前一个反光板的安装角度沿同一时针方向偏转一第二预定角度。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照明单元,其特征在于:后一行反光板中位于行首的反光板的安装角度相对于前一行反光板中位于行尾的反光板的安装角度沿所述时针方向偏转所述第一预定角度。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照明单元,其特征在于:n、m均为4,所述第一预定角度与所述第二预定角度均为6度。
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照明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定角度大于0度且不大于30度。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二极管及所述反光板设于一基板上。
14.一种照明装置,包括若干照明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单元为权利要求1至13项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照明单元,这些照明单元呈矩阵排列。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两个照明单元,该两个照明单元中的反光板的安装角度互不相同。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两个照明单元,该两个照明单元呈镜面对称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迈半导体精密工业(上海)有限公司;沛鑫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富士迈半导体精密工业(上海)有限公司;沛鑫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0094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