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白色念珠菌Sap2表位与噬菌体外壳蛋白的杂合蛋白及其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00918.2 | 申请日: | 2010-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555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26 |
发明(设计)人: | 王丽;苏全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K19/00 | 分类号: | C07K19/00;C12N15/62;G01N33/569;A61K39/00;A61P31/10 |
代理公司: | 长春市东师专利事务所 22202 | 代理人: | 刘延军;李荣武 |
地址: | 130024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白色 念珠菌 sap2 噬菌体 外壳 蛋白 及其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工程中的DNA重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杂合蛋白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白色念珠菌是一种寄生于健康宿主皮肤、粘膜的正常菌群。当机体的免疫力下降或者正常菌群平衡被破坏时,会侵入深层组织引起系统性白色念珠菌感染。它是一种酵母样真菌,在不同条件下能以孢子、酵母和菌丝体等多种形态存在,不同形态表达的抗原也不同。
随着肿瘤放疗、化疗和大量广谱抗生素的使用,系统性白色念珠菌感染的发病率不断升高。由于白色念珠菌感染缺少明显的临床症状,所以导致早期诊断困难。临床上多采用血培养法,这种方法需要经过反复培养,耗时长、检出率低,并且通常在感染的晚期才能得到阳性结果,患者往往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因此,寻找系统性白色念珠菌感染的早期检测方法对于该类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是非常重要的。在治疗方面,主要采用抗真菌药物治疗,抗真菌药物不仅价钱贵,而且具有很大的副作用,如肾毒性等。免疫疗法被认为是治疗真菌感染的有效途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确立一种白色念珠菌Sap2表位与噬菌体外壳蛋白的杂合蛋白,并且提供该杂合蛋白在制备系统白色念珠菌感染临床检测、预防和治疗的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采用噬菌体展示技术,将一种白色念珠菌分泌型天冬氨酸蛋白酶2(Sap2)的抗原表位基因重组到一种整合有噬菌体主要外壳蛋白基因的表达质粒中,形成重组载体。利用CaCl2法将重组载体转化大肠杆菌TG1宿主细胞。外源基因在宿主细胞内表达,与噬菌体外壳蛋白一起组装而形成一种杂合蛋白,并随噬菌体分泌到细胞外。利用生物化学方法提取和纯化展示有表位的杂合蛋白。
本发明的杂合蛋白是含有白色念珠菌Sap2表位(SLAQVKYTSASSI)的丝状噬菌体基因8杂合外壳蛋白。这种杂合蛋白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为:
atg aaa aag tct tta gtc ctc aaa gcc tcc gta gcc gtt gct acc ctc 48
gtt ccg atg ctg tct ttc gcc gcg gag ggt tct ttg gct caa gtc aaa 96
tat act tct gct tcc agt att cca tcg aac gat cct gca aaa gcg gcc 144
ttt gac tcc ctg caa gcc tca gcg acc gaa tat atc ggt tat gcg tgg 192
gcg atg gtt gtt gtc att gtc ggc gca act atc ggt atc aag ctg ttt 240
aag aaa ttc acc tcg aaa gca agc 264
这种杂合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为:
Met Lys Lys Ser Leu Val Leu Lys Ala Ser Val Ala Val Ala Thr Leu
1 5 10 15
Val Pro Met Leu Ser Phe Ala Ala Glu Gly Ser Leu Ala Gln Val Lys
20 25 30
Tyr Thr Ser Ala Ser Ser Ile Pro Ser Asn Asp Pro Ala Lys Ala Ala
35 40 45
Phe Asp Ser Leu Gln Ala Ser Ala Thr Glu Tyr Ile Gly Tyr Ala Trp
50 55 60
Ala Met Val Val Val Ile Val Gly Ala Thr Ile Gly Ile Lys Leu Phe
65 70 75 8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师范大学,未经东北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0091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