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导光板及背光模组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200769.X | 申请日: | 2010-06-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877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1 |
| 发明(设计)人: | 骆世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1V8/00 | 分类号: | F21V8/00;C09K11/78;C09K11/59;C09K11/6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8109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导光板 背光 模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导光板及背光模组。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装置具有轻、薄、耗电小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现代化信息设备中。由于液晶显示装置中的液晶面板本身不具发光特性,为达到显示效果,必须给液晶面板提供一面光源装置,如背光模组,该面光源装置的功能在于向液晶面板提供亮度充分且均匀的面光源。导光板是面光源装置中的关键元件,其必须具备良好的光学设计,以使导光板能引导光源发出的光转换为亮度与色度均可达到一定要求的面光源。
传统背光模组需要光源、导光板、反射片、扩散片、聚光片等多组零组件组合,光通过率因为需透过多重膜片及导光板,穿透光线比例仅剩不到30%。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元件少且发光均匀及光利用率高的导光板及背光模组。
一种导光板,其包括入光面、与所述入光面相交的出光面、及与所述出光面相对的底面,所述底面上具有荧光层,所述荧光层用于被入射光激发已形成白光出射。
更进一步,所述出光面具有穿透膜。
一种背光模组,其包括导光板和光源,所述导光板包括接收所述光源发出光线的入光面、与所述入光面相交的出光面、及与所述出光面相对的底面,所述底面上具有荧光层,所述荧光层用于被所述光源发出的光激发以形成白光出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的导光板具有荧光层,光源发出的光入射到底面的荧光层上激发荧光层发出白光,白光由出光面出射,由于白光是从底面上的荧光层被激发漫射,可较为均匀地出射;又,被出光面反射后的白光入射到荧光层被其反射再次由出光面出射,从而提高了光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背光模组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背光模组 1
导光板 10
入光面 11
出光面 12
底面 13
穿透膜 14
荧光层 15
光源 20
高折射率薄膜 141
低折射率薄膜 14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本发明实施例背光模组1包括导光板10和光源20。导光板10可以为平板型或者楔形。
导光板10包括接收光源20发出光线的入光面11、用以使光线出射且与入光面11相连的出光面12及与出光面12相对的底面13。光源20可以为蓝光发光二极管或者紫外光发光二极管。
出光面12上具有穿透膜14,穿透膜14的厚度小于0.5毫米。穿透膜14包括交替叠加的高折射率薄膜141和低折射率薄膜142,高折射率薄膜141和低折射率薄膜142的层数均小于等于10层。其中,高折射率薄膜141的材料为二氧化钛(TiO2)或者三氧化二钽(Ta2O3),低折射率薄膜142的材料为二氧化硅(SiO2)。
穿透膜14可以利用气相沉积方法如真空沉积方法、电浆沉积方法、溅镀方法等依次在出光面12上形成高折射率薄膜141和低折射率薄膜142或者低折射率薄膜142和高折射率薄膜141。当然,也可以利用喷墨方法或者网印方法形成穿透膜14。
被底面13反射而入射到出光面12上的光依次通过高折射率薄膜141或低折射率薄膜142,由于薄膜之间存在折射率不同的界面,使得入射光经各个界面反射回来的光之间产生干涉,较少的反射光或者无反射光产生,更多的光从出光面12出射,从而使得光的穿透率增高。
底面13上设置有荧光层15,荧光层15采用黄色荧光层或者三基色(红、绿、蓝)荧光层。光源20发出的光经入光面11进入导光板10内并入射到底面13上的荧光层15上,荧光层15被入射光所激发发出白光,白光经出光面13出射。
穿透膜14用于透过波长400至700纳米的光线,而将其它波长的光反射至导光板10内。
荧光层15发出的白光由出光面12出射,由于白光是从底面13上的荧光层15被激发漫射,可较为均匀地出射,又,被出光面13反射后的白光入射到荧光层15被其反射再次由出光面12出射,从而提高了光利用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0076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