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磁共振式无线供电电路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00474.2 | 申请日: | 2010-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809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14 |
发明(设计)人: | 戴文彬;蒲庆;吴长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鸿隆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17/00 | 分类号: | H02J1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新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13 | 代理人: | 王敏杰 |
地址: | 200331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磁共振 无线 供电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供电电路,特别地,涉及一种磁共振式无线供电电路。
背景技术
传统的电器设备供电方式大多数是采用有线供电方式,也有采用电池供电的无线供电方式。有线供电装置均需要与用电设备进行连接之后方可进行供电。在某些情况下,有线供电给用户带来一定的不便,且有线供电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另外,由于客观用电条件的限制,上述供电装置的能量利用率和能量传输效率相对偏低,造成了一定的能源浪费。电池供电方式必须在设备内安装电池,电池容量有限,因此需要频繁更换电池,或经常充电,这给用户的具体使用带来很多不便,容易出现电量不足而无法及时供电的问题。
共振是一种非常高效的传输能量方式。两个振动频率相同的物体之间可以高效传输能量,而对不同振动频率的物体几乎没有影响。根据共振的特性,能量传输都是在共振系统内部进行,对共振系统之外的物体不会产生什么影响。譬如,几个厚度不同的玻璃杯不会在同一频率的声音的作用下同时炸碎。在一个由发送端和接收端组成的具体的共振系统中,将发送端和接收端的线圈调校为一个磁共振系统,当发送端产生的振荡磁场频率和接收端的固有频率相同时,接收端就会产生共振,从而实现了能量的传输。当发射端通电时,它并不会向外发射电磁波,而只是在周围形成一个非辐射的磁场。这个磁场用来和接收端联络,激发接收端的共振,从而以很小的消耗来传输能量。其中,发射端磁场的强度和地球磁场强度相似,其对人体和其他设备均不会产生不良影响。
另外,无线供电技术是一种新型的电能传输技术,它不同于传统的供电方式,采用无线的方式为用电设备提供电力。无线供电技术有两大特点:一、让电器与电源完全分离,使电器在安全性、灵活性、密封性、美观性等方面的表现更加出众;二、可以透过所有非金属物质来传递电力,如水、空气、木材、塑料、玻璃甚至土壤等,从而实现隔物供电,而这是有线供电无法做到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磁共振式无线供电电路,其利用磁共振原理,实现无线供电,从而达到安全、高效、节能的供电要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磁共振式无线供电电路,包括发送器和接收器,所述发送器包括振荡电路,驱动电路,辅助电路,控制模块,检测电路,调谐电容以及发送线圈,其中所述振荡电路用于产生电磁振荡所需的交变电流,所述驱动电路用于产生电磁振荡,控制模块用于对整个发送器的操作进行控制,所述检测电路用于检测接收器的位置,所述调谐电容用于调节所发送振荡磁场的频率,所述发送线圈用于发送所产生的磁场能量;所述接收器包括接收线圈,整流电路,稳压电路和调谐电容,其中,所述接收线圈用于接收所传送的电磁磁场能量,所述整流电路用于将接收到的交流电压转换成直流电压,所述稳压电路用于输出稳定电压,所述调谐电容用于调节所述接收线圈接收到的电磁波的频率。
上述的磁共振式无线供电电路,其中,发送器的输入电压为5-36V。
上述的磁共振式无线供电电路,其中,接收器的输出电压为0-60V。
上述的磁共振式无线供电电路,其中,所述磁共振式无线供电电路的能量传输效率最高为70%。
上述的磁共振式无线供电电路,其中,在发送器中还包括一信号调制器,将一定频率的调制信号叠加到发射波中,在接收器中还包括一信号解调器,对叠加到发射波上的一定频率的调制信号进行解调。
因此,本发明的磁共振式无线供电电路利用电磁波的共振进行电能传输,突破了传统的有线供电模式,实现了安全有效的隔物供电、隔水供电和移动供电等,同时还可以实现无线数据通讯,其结构简单,成本低,易于实现,并且传输效率高,应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磁共振式无线供电电路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解释。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磁共振式无线供电电路的结构框图。无线供电是以电磁共振为基础,当发射端线圈发出的电磁磁场频率与接收端线圈的谐振频率一致时,两个线圈之间就会产生共振,从而实现了能量的传递,即电能从发送端传输到接收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鸿隆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鸿隆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0047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