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测量双极化智能天线业务波束的基准方向的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200121.2 | 申请日: | 2010-06-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480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29 |
| 发明(设计)人: | 莫益军;傅韬;王芙蓉;冷琦;饶佳;徐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4B17/00 | 分类号: | H04B1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德权律师事务所 11302 | 代理人: | 周发军 |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测量 极化 智能 天线 业务 波束 基准 方向 方法 | ||
1.一种测量双极化智能天线业务波束的基准方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骤,配置待测双极化智能天线系统的相关参数,使所述双极化智能天线系统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第二步骤,以所述双极化智能天线系统的天线阵列的地理位置为圆心,以一定距离为半径,在圆弧上的选取N个均匀分布的测试点,获取圆心和N个测试点的地理位置信息;
第三步骤,扫频仪外接接收天线,使所述接收天线的极化方式与所述双极化智能天线系统的某一极化方式相同;
第四步骤,在所述N个测试点中某一个点的物理位置上,使用所述述扫频仪测量在一段时间内所述待测双极化智能天线系统产生业务波束的平均功率强度,
第五步骤,与第四步骤同样的方法测量在所有N个测试点上的所述待测双极化智能天线系统产生业务波束的平均功率强度,
第六步骤,根据上述各测试点相对所述天线阵列的方位角,以及各测试点对应的平均功率强度,描绘第一极化方向波束幅度方向图A;
第七步骤,替换该扫频仪外接的接收天线,替换后所采用的天线的极化方式与所述双极化智能天线系统的另一极化方式相同;重新按照第四步骤至第六步骤的方法,绘制第二极化方向波束幅度方向图B;
第八步骤,将方向图A和方向图B中具有相同方位角的波束幅度点做合成计算,绘制合成波束幅度方向图C;
第九步骤,获得方向图C中主波束的两个半功率点对应的方位角,计算这两个方位角的夹角的中线,该中线对应的方位角即为业务波束的基准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量双极化智能天线时判定业务波束的基准方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步骤中的所述相关参数包括:接入频点、接入时隙为3时隙、公共物理信道(PCCPCH)最大发射功率30dBm、业务信道单码道发射功率-18~+1、小区负载为0、关闭内外环功率控制、校正参数、业务波束权值,其中业务波束权值为分别对应双极化智能天线8个阵元的8个一组参数,该组参数赋予业务波束指向基准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量双极化智能天线时判定业务波束的基准方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步骤中,获取的圆环上的N个点的地理位置信息为GPS位置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量双极化智能天线时判定业务波束的基准方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三步骤中,扫频仪外接的天线为单极化天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量双极化智能天线时判定业务波束的基准方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八步骤中,计算该两个记录的合成值时,首先把两个记录的单位从分贝毫瓦(dBm)的值转化为瓦特(Watt)或者毫瓦(Milliwatt),然后把转化单位后的两个记录值相加,然后把相加后的值的单位从瓦特或者毫瓦转化为分贝毫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未经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20012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站锅炉暖风器供汽系统
- 下一篇:一种易擦洗的水彩涂鸦艺术颜料和制造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