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治疗缺血性脑中风的中药制剂胶囊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98718.8 | 申请日: | 2010-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696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27 |
发明(设计)人: | 王焕文;陆明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五邦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8998 | 分类号: | A61K36/8998;A61K9/48;A61P9/10 |
代理公司: | 上海硕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51 | 代理人: | 王法男 |
地址: | 201201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治疗 缺血性 脑中风 中药 制剂 胶囊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成药制剂的配制,尤其是一种具有治疗缺血性脑中风的中药制剂胶囊。
背景技术
缺血性脑中风是当今危害中老年人健康长寿的主要疾病,据世界卫生组织对北美、西欧20多个发达国家65岁以上的老年人死亡原因调查结果表明:有70%以上老年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我国最新一项研究结果表明:首次中风28天病死率为24.5%,而复发性中风病死率高达60%,我国脑中风复发率居世界之首。在我国目前有中风患者500万余人,每年新发生疾病患者150万余人。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其后期并发症大多为血栓病)达8000万人。确实体现出脑中风疾病的“高发病率、高并发症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的五高特点。
目前医院的治疗药物主要是抗血小板聚集类:阿司匹林、氯呲咯雷;钙离子拮抗剂:尼莫地平;扩张血管类:丹参滴丸;降胆固醇他汀类:辛伐他汀、洛伐他汀。由于缺血性脑中风疾病很难根除,因此患者需要长期服用甚至终生服药,其中除丹参滴丸属于中药小复方制剂外,其余均为化学药物。
对血栓性疾病防治中西医药各有千秋,应予优化选择。西医对于急性发作的高危患者的处理具有一定优势,但是,由于化学药物的不良反应和毒副作用,会给患者带来药源性的伤害也是不争的事实。中医药治疗脑血栓疾病的优势与作用主要体现在:
一是临床上,可以不同程度地恢复神经系统功能与较好改善多种症状。中医药可以通过扶正、化痰、活血、通络、搜风和针灸等多种措施,促进神经功能恢复,降低病残率,提高生存质量,不同于西医病症处理。
二是治疗机制上,中医药的综合治疗,可以减轻中风患者血脑屏障的损害,减轻脑组织中单胺类神经介质的代谢紊乱,减轻脑水肿,对脑组织有保护作用,又可以扩血管、改善侧支循环、微循环、抗血小板聚集、抗血凝,促进纤维蛋白原裂解,抗栓溶栓,甚至有部分清除自由基,保护血脑屏障、保护缺氧的神经细胞和促进病灶神经递质正常的作用,突破了西医单纯从血液流变学研究的藩篱,为患者机体的全面恢复提供广阔前景。
但是,在目前公开的血栓治疗方案中,多见采用小复方中药制剂,通常作用于疾病的某一环节,不可能产生多靶点效应,因而出现疗效不佳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提出一种具有治疗缺血性脑中风的中药制剂胶囊,既体现中药强调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原则,以中药复方组成新剂型,同时在保证疗效的前提下,充分降低用药副作用。
这种具有治疗缺血性脑中风的中药制剂胶囊,其特征在于:该中药制剂胶囊的复方原料药由丹参、银杏叶、黄芪、绞股兰、山楂、大黄、菊花、大麦、甘草组成,其配伍组方以重量百分比为:丹参15~30,银杏叶15~25,黄芪18~25,绞股兰12~20,山楂3~7,大黄0.5~2.0,菊花1.5~5,大麦0.525~2.0,甘草0.6~2.0。
每粒胶囊所含丹参,以丹酚酸B(C36H30O16)计,不得少于4.2mg。
根据以上技术方案提出的这种具有治疗缺血性脑中风的中药制剂胶囊,既遵循中医“四诊八纲、辨证施治”的原则,针对缺血性脑中风病程和性质复杂多变,往往寒热交错,虚实并见的状况,配伍而成的组方制剂,克服了单方或小复方药剂组合难以照顾全面缺陷。同时也体现了严谨组合的大复方中成药在临床应用中具有整体多靶点、多途径整合作用的治疗优势。在大量的药理学研究得到了充分证实:可将脑血栓所致的偏瘫恢复率从模型组的6.7%提高至73.3%。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设计思想:
1、配方配伍设计:功效是祛血栓,恢复脑正常功能。要获得良效,不能见栓就只祛栓,基础性疾病处理还要适当兼顾,在祛邪同时也要扶正。同时解决药味过多,作用分散,处方就会乱而杂,主要功效会冲淡,本末倒置,所以必须控制药味。我们本着“君、臣、佐、使”原则、“简而精”原则,选择效果最确实、毒副作用小、相须相使的9味中药配伍成方。
2、安全性:为尽量减轻肝脏负担,避免多味中药组合产生未知物理、化学变化对人体产生潜在不良反应。在选择组方药物时精心研究,本发明的产品经过急性毒理试验、长期毒理试验证明无明显毒性。
3、有效性:由丹参、菊花、绞股蓝、银杏叶、黄芪、大黄、山楂、甘草、大麦等组成本发明产品的中草药原料,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2005年版)及省版标准分别记载有关上述诸药功效记载。经过配伍组成的本发明产品其药效学试验证明具有良好的抗血栓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五邦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五邦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9871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