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耳套供应装置、耳套及耳套组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98701.2 | 申请日: | 2010-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662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07 |
发明(设计)人: | 黄逸欣;杨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9/00 | 分类号: | A61B19/00;A61B5/01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郑小军;冯志云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耳套 供应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耳套供应装置及其耳套,且特别涉及一种可协助耳套输出的耳套供应装置及适用于其的耳套与耳套组。
背景技术
随着医学测量技术的进步与普及,耳温枪已成为医院及居家照护中不可或缺的一种医疗检测仪器。由于操作耳温枪时,其探测头必须伸入受测者的耳道内施行测量,因此极易沾染受测者耳内的耳垢等脏污,久而久之将降低耳温枪测量的准确度且缩短其耐用年限。此外,在医疗院所、机关学校等多人出入的公共场所进行耳温测量时,对不同受测者重复使用耳温枪也有造成交互感染的风险存在。因此,目前于执行耳温测量前,多会于耳温枪的探测头上覆盖一抛弃式耳套,并于执行测量后更换上述耳套,达到维持探测头清洁及避免感染的目的。
然而,若耳温枪的使用者于加装及更换耳套时需直接以手部与耳套接触,不仅在测量程序上增加麻烦,且耳套也有被污染的可能。
为解决此一问题,如图1所示,为公知的一种耳套置放匣301。耳套置放匣301预先置放了多个耳套100、101。使用者可将耳温枪107置入耳套置放匣301中,将预先放置于耳套置放匣301中的耳套101固定于耳温枪107的探测头上。前述的设计使其他尚未使用的耳套将暴露于外界,造成其他耳套直接接触污染源的可能性大增,造成卫生上的问题。
又如公知的一种耳套供应装置,如图2所示,揭示一种耳套存取装置,其包含一底座102、一耳套取出部103、一耳套储存装置105及一耳套输出滑道108。耳套取出部103设有一第一开口104。耳套储存装置105设有一第二开口106。在图2中,当堆叠的耳套卡在上述的耳套储存装置105内时,会导致耳套无法输出。
还当一耳套由耳套储存装置105输出至底座102的耳套取出部103,须经过一耳套输出滑道105,除容易因摩擦力而造成耳套卡在上述的耳套输出滑道105且也容易造成耳套无法精确的置入上述的耳套取出部103。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耳套供应装置,可改善耳套无法顺利输出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耳套,可适用于上述耳套供应装置。
本发明提供一种耳套组,可适用于上述耳套供应装置。
本发明提出一种耳套供应装置,其包括容置构件、第一构件与第二构件。容置构件可用来容置至少一耳套。第一构件可动地支撑上述耳套的下部。第二构件可动地触碰上述耳套的上部。
从另一角度来看,本发明提出一种耳套供应装置,其包括容置构件、第一构件、第二构件与第三构件。容置构件可用以容置第一耳套与第二耳套。上述第二耳套可叠置于第一耳套之上。第一构件可动地支撑第一耳套的下部。第二构件可动地触碰第一耳套的上部。第三构件可动地支撑第二耳套的下部。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第一构件或第三构件包括一个或多个支撑部。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第二构件包括一个或多个触碰部。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耳套供应装置还包括第四构件、第五构件与第六构件。第四构件可配置在第一构件的对向侧,可动地支撑第一耳套的下部。第五构件可配置在第二构件的对向侧,可动地触碰第一耳套的上部。第六构件配置在第三构件的对向侧,可动地支撑第二耳套的下部。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第一构件、第二构件与第三构件耦接容置构件。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耳套供应装置可包括一可动式容置构件以及一输出装置。可动式容置构件可用来容置至少一耳套。输出装置可用来输出上述耳套。当可动式容置构件移动至一预设位置时,可带动输出装置输出上述耳套。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可动式容置构件可为管状、方状、网状或柱状等可以形成一耳套容置空间的形式。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输出装置可以是一体成型或由多个元件所组成。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所谓的带动可以是直接或间接地触发、触动、连动或牵动等,使上述的输出装置输出耳套。上述的输出装置组装于上述的可动式容置构件,组装方式因各厂商的设计型态不尽相同,因此本发明的应用当不限制于此种可能的型态。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耳套供应装置还包括一带动构件。带动构件耦接于输出构件,可用以带动输出构件。上述的带动构件可为可带动输出构件改变位置的结构,例如挡板结构或弹簧结构等。上述所谓的耦接,为上述带动构件使上述的输出构件改变位置的接连方式,例如直接地或间接地组装或碰触而带动上述的输出构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泰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9870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