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喷管式等真空度化油器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198473.9 | 申请日: | 2010-06-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782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14 |
| 发明(设计)人: | 石秉钧;苏其灿;石惠娜;石文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坤孚企业(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坤孚通用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上海坤孚车辆配件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2M7/17 | 分类号: | F02M7/17 |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微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7 | 代理人: | 郑玮 |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喷管 真空 化油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动车发动机技术领域,且特别涉及一种喷管式等真空度化油器。
背景技术
化油器的作用就是将一定数量的汽油与空气混合,以使发动机正常运转。如果没有足够的燃油与空气混合,那么发动机将在“贫油”状态下运转,这将使发动机停止运转,也可能会损坏发动机。如果有过量的燃油与空气混合,那么发动机将在“富油”状态下运转,这也将使发动机停止运转(化油器溢油),或者运转时产生大量的烟,或者运转状况恶劣(容易发生问题、停转),或者最起码是浪费燃油。因此化油器是负责混合燃油和空气,已达到发动机正常运转所需的油气比例。
请参见图1,其所示为现有技术中的化油器的剖视图,该化油器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有进气口和浮子室110,第二部分有喉管120、主量孔111、喷管140,第三部分有节气门130等。浮子室110是一个矩形容器,存储着来自汽油泵的汽油,容器里面有一只浮子利用浮面(油面)高度控制着进油量。中部的喷管120一头进油口与浮子室110的主量孔111相通,另一头出油口在喉管120的咽喉处。
喉管120呈蜂腰状,两头大中间小,其中间咽喉处的截面积最小,当发动机启动时,节气门打开,活塞下行产生吸力,吸入的气流经过咽喉处时速度最大,静压力却最低,故喉管压力小于大气压力,也就是说喉管咽喉处与浮子室之间产生了压力差,即有了人们常说的“真空度”,压力差愈大真空度愈大。汽油在真空度的作用下从喷管出油口喷出,因为喉管咽喉处的空气流速是汽油流速的25倍,因此喷管喷出的油流即被高速的空气流冲散,形成大小不等的雾状颗粒,即“雾化”。雾化的油粒与空气混合成“混合气”,经节气门、进气管道和进气门进入气缸的燃烧室。
在现有技术中,化油器对油进行雾化处理时,是通过油针150插到喷管140中,利用油针150与喷管140之间的间隙使在真空度的作用下从喷管出油口喷出的油在高速的空气流冲下进行雾化。然而在现有技术中,由于油针与喷管之间的间隙难以控制,进行雾化形成的油颗粒较大,一般要达到0.4mm至0.6mm,因此,较大的油颗粒不利于与空气进行充分的混合,使混合气不能完全燃烧,降低了油气的燃烧效率,造成能源的浪费,进而影响了发动机的功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化油器在进行油雾化处理中,雾化效果不好,油颗粒较大,不利于与空气进行充分的混合,使混合气不能完全燃烧,降低了油气的燃烧效率,造成能源的浪费,进而影响了发动机的功率等技术问题。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喷管式等真空度化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真空室设置于所述壳体顶部;喉管设置于所述壳体的中部;浮子室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底部,其上具有主量孔;喷管,其一端的进油口与主量孔相通,另一端延伸至喉管中,其中,延伸至喉管中的喷管上设有多个小孔;柱塞,与真空室连接,并滑动连通于所述喉管;油针,通过柱塞连接于所述真空室,并滑动设置于所述喷管内。
进一步的,所述小孔的孔径在0.2mm至0.6mm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小孔排成2至3列,每列为2至20个。
进一步的,所述喷管下部包括主泡沫管。
进一步的,所述真空室包括一上盖配合膜片形成一真空腔。
进一步的,所述柱塞,与所述真空室的膜片连接,以带动油针上下运动。
进一步的,所述喷管式等真空度化油器,还包括节气门,设置于所述喉管出气端。
本发明提供的喷管式等真空度化油器可以使油进行深度雾化,形成更小更细微的油颗粒,并使其与空气进行充分混合,提高混合气的燃烧效率,增强发动机的功率,并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中的化油器的剖视图;
图2A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喷管式等真空度化油器的剖视图;
图2B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喷管式等真空度化油器进行工作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技术特征更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给出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描述。
请参见图2A,其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喷管式等真空度化油器的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坤孚企业(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坤孚通用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上海坤孚车辆配件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坤孚企业(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坤孚通用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上海坤孚车辆配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9847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扳机式腹腔镜置管钳
- 下一篇:一种脉冲震荡雾化诱导痰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