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碳粉匣转换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98278.6 | 申请日: | 2010-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699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07 |
发明(设计)人: | 刘世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金宝电通股份有限公司;金宝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3G15/08 | 分类号: | G03G15/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刘芳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县深***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碳粉 转换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碳粉匣转换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打印机的碳粉匣转换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激光打印机、喷墨打印机的价格逐渐降低以及高品质的列印效果,激光打印机、喷墨打印机逐渐成为个人或家庭必备的电子产品。尤其在照片的列印功能上,已经可以媲美专业相片冲印店的水准,使得个人照片、彩色/黑白文件的影像更接近真实、鲜明的色彩。而且,通过高传输速度的接口(如USB传输接口),可加快打印机在进行大尺寸以及高解析度的列印时的传输速度,让使用者在列印高品质相片时更为方便、有效。
以雷射打印机而言,碳粉供应单元将碳粉附着于感光鼓上以形成影像于纸上,其原理是通过激光照射到感光鼓时,感光鼓上会形成电位差以产生静电潜像,利用此电位差即可吸附碳粉,然后将静电潜像转印至纸张上。然而,由于碳粉供应单元需包括马达、齿轮组以及转换架(Rack)等驱动单元,其将四种颜色(黄色、洋红色、青色、黑色)的碳粉匣固定在转换架的圆周表面上,并由马达和齿轮组带动而旋转,因而机械结构与操作较为复杂。基于上述的驱动单元的价格相当昂贵,占激光打印机总成本的百分比高,故有待进一步简化机械结构和降低维修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碳粉匣转换装置,适用于一印表机,用以简化机械结构和降低维修成本。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碳粉匣转换装置,其包括一感光鼓、一碳粉供应单元、一驱动模组。感光鼓的圆周表面可形成一静电潜像。碳粉供应单元配合感光鼓的转动而提供碳粉于静电潜像上,碳粉供应单元具有多个邻近于感光鼓的圆周表面的碳粉匣。驱动模组配置于感光鼓及碳粉供应单元的同一侧,并配合感光鼓的转动而依序使这些碳粉匣相对在感光鼓的径向方向上移动,其中驱动模组包括一用以抵接这些碳粉匣的操作件,操作件具有一形成在感光鼓的径向方向上的定位槽,供定位于定位槽中的一碳粉匣相对于其他碳粉匣更接近感光鼓的圆周表面。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操作件为一转盘,定位槽形成在转盘的环状表面。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驱动模组还包括一皮带,皮带驱动转盘在感光鼓的转动方向上旋转。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操作件为一中空转盘,定位槽形成在中空转盘的一外环状表面,且中空转盘的一内环状表面具有多个凸齿。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驱动模组还包括一齿轮,齿轮位于中空转盘的内侧,齿轮与这些凸齿相互啮合,以驱动中空转盘在感光鼓的转动方向上旋转。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操作件为一转盘,定位槽形成在转盘的一外环状表面,且转盘的外环状表面还具有多个凸齿。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驱动模组还包括一齿轮,齿轮位于转盘的外侧,齿轮与这些凸齿相互啮合,以驱动转盘在感光鼓的转动方向上旋转。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操作件为一长板,定位槽形成在长板相对远离感光鼓的一外侧表面,而长板的移动方向相对垂直于这些碳粉匣的移动方向。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碳粉匣分别以一固定杆配合定位槽的位置改变而依序定位在定位槽中。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定位槽为V形缺口。
基于上述,本发明利用形成在感光鼓的径向方向上的定位槽来改变感光鼓与其他的碳粉匣的间距,并通过定位槽的位置改变而使碳粉匣的固定杆依序滑入定位槽中及滑出定位槽外,如此即可完成碳粉匣的转换作业。也由于驱动模组所需的配置空间小,且构件相对于现有的驱动单元减少许多,容易维修及保养,故可简化驱动模组的机械结构及降低维修成本。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结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碳粉匣转换装置的组装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碳粉匣转换装置的组装示意图;
图3、图4及图5分别为第一实施例中的碳粉匣转换装置的三种驱动形态的驱动模组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碳粉匣转换装置; 120:驱动模组;
122d:转盘; 122:操作件;
100:碳粉供应单元; 110:感光鼓;
122a:转盘; 122b:长板;
122c:中空转盘; 123a:外环状表面;
123b:内环状表面; 123c:凸齿;
124:定位槽; 126:外侧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金宝电通股份有限公司;金宝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泰金宝电通股份有限公司;金宝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9827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