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超声波-膜-反溶剂法集成过程制备纳米催化复合材料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98073.8 | 申请日: | 2010-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637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20 |
发明(设计)人: | 马振叶;顾正桂;吴如军;纪明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C06D5/04 | 分类号: | C06D5/04;B01J37/34;B01J23/745;B01J23/72;B01J23/75;B01J23/755;B01J21/04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栗仲平 |
地址: | 21004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声波 溶剂 集成 过程 制备 纳米 催化 复合材料 方法 | ||
1.一种利用超声波-膜-反溶剂法集成过程制备纳米催化复合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1)高氯酸铵的饱和溶液制备过程:在一定温度下,将高氯酸铵溶解在合适的溶剂中制成饱和溶液;
(2)纳米催化剂分散过程:在一定温度下,在超声波的作用下,将纳米催化剂均匀分散在反溶剂中;
(3)制备过程:在一定的压力下,将高氯酸铵的饱和溶液通过膜管加到非溶剂中;在超声波的作用下,反溶剂将溶剂反溶后,高氯酸铵将会析出,包覆在均匀分散的纳米粒子的表面,形成纳米催化复合材料;
(4)、过滤干燥过程:将上述的纳米复合粒子先通过陶瓷膜管进行固液分离;
(5)、分离后的材料于50~150℃进行干燥后,得到纳米催化复合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超声波-膜-反溶剂法集成过程制备纳米催化复合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纳米催化剂为纳米无机材料,选自:纳米金属氧化物、纳米金属粉、复合氧化物或复合金属粉。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超声波-膜-反溶剂法集成过程制备纳米催化复合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纳米金属氧化物选自:Fe2O3、CuO或Co2O3;所述的纳米金属粉选自:Ni、Cu或A1;所述的纳米催化剂粒径大小为10~200n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超声波-膜-反溶剂法集成过程制备纳米催化复合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纳米催化剂粒径大小为5~100n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超声波-膜-反溶剂法集成过程制备纳米催化复合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氯酸铵的溶剂与非溶剂的配对是:水-乙醇,丙酮-乙酸乙酯、DMF-乙酸乙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超声波-膜-反溶剂法集成过程制备纳米催化复合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选用的多孔膜为孔径5~1500nm的有机膜或无机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利用超声波-膜-反溶剂法集成过程制备纳米催化复合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选用的多孔膜为孔径为50~800nm的无机膜。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超声波-膜-反溶剂法集成过程制备纳米催化复合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和(3)中超声功率为50~1500w,超声频率为2×104~109Hz,超声时间为5~60min。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超声波-膜-反溶剂法集成过程制备纳米催化复合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和反溶剂,溶剂与反溶剂的体积比例为1∶3~1∶30。
10.根据权利要求1~9之一所述的利用超声波-膜-反溶剂法集成过程制备纳米催化复合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一定温度是指介于被选作AP的溶剂的凝固点和沸点之间的温度;步骤(2)中所述的一定温度是指介于被选作AP的非溶剂的凝固点和沸点之间的温度;步骤(3)中采用的压力为0.1~1MPa;步骤(4)中干燥温度为50~150℃,干燥时间为1~5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师范大学,未经南京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98073.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制取生物质基甲醇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干湿混合制引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