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贮藏黄瓜秧苗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97940.6 | 申请日: | 2010-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609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02 |
发明(设计)人: | 郭仰东;赵冰;程琳;王玉珏;温常龙;赵立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A01N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关畅;任凤华 |
地址: | 10019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贮藏 黄瓜 秧苗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贮藏黄瓜秧苗的方法。
背景技术
秧苗即植株的幼苗。在实际穴盘苗生产中,秧苗在适宜的定植和出售时期,由于天气、人力、茬口安排、销售等因素而不能及时移栽,如果继续生长下去,势必会造成秧苗生长过快,错过最佳的定植时期,因而必须对其进行一至数周的短期贮藏,减缓其生长速度,保证秧苗质量,延长出售期,减少育苗场或农户因秧苗生长过快造成的经济损失。
目前贮藏秧苗大多是在黑暗条件下进行的。这样,秧苗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能消耗自身的物质来供给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营养,从而降低了秧苗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贮藏秧苗的方法。
本发明所提供的贮藏秧苗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处于一叶一心时期的植株秧苗进行贮藏。
上述方法中,所述贮藏的条件包括:昼/夜温度为12℃/9℃。
上述方法中,所述贮藏的条件包括:光照时间为12h/天。
上述方法中,所述贮藏的条件包括:光照强度为30μmol·m-2·s-1。
上述方法中,所述贮藏的条件包括:相对湿度为75%。
上述方法中,所述贮藏的条件为:昼/夜温度为12℃/9℃,光照时间为12h/天、光照强度为30μmol·m-2·s-1和相对湿度为75%。
上述方法中,所述植物为黄瓜。
本发明黄瓜秧苗贮藏的方法,选择了恰当的秧苗储存时期,使黄瓜秧苗在光暗交替、变温的条件下,光合产物与呼吸消耗物质大概相等,从而使秧苗的各项形态指标及生理指标均得到较好的保持,保证了秧苗的质量,使秧苗不会由于生长过快而错过最佳的定植时期,使秧苗出售期延长,减少了苗木资源的浪费,减少了育苗场或农户的经济损失,同时为实际生产和鉴定秧苗的品质提供指导意义和依据。
附图说明
图1为贮藏不同时间的秧苗的干重。
图2为贮藏不同时间的秧苗的干重/鲜重。
图3为贮藏不同时间的秧苗的根冠比。
图4为贮藏不同时间的秧苗的根系活力。
图5为贮藏不同时间的秧苗的叶绿素含量。
图6为贮藏不同时间的秧苗的株高增加量。
具体实施方式
下述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
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下述实施例中均将一叶一心期的黄瓜秧苗进行贮藏。
下述实施例中所使用的黄瓜秧苗均按照如下方法获得:黄瓜种子播种前为防止带菌,采用温汤浸种的方法,把黄瓜种子放入50℃左右的热水中,不断快速搅动,使种子受热均匀,并随时补充热水,用棒状温度计测水温,使水温稳定在50~52℃,10~15分钟后捞出放在凉水中散去余热,然后浸种在25~30℃的温水中4~6小时,水量最少是种子量的5倍。之后用手多次搓洗种子,将种子表面黏液洗净捞出,用洁净的湿布包好,置于28~30℃的条件下进行催芽,1~2天之内顺利出芽。
选择晴朗天气上午进行播种。育苗基质为草炭∶蛭石=2∶1(体积比)。播前基质浇足底水,随后将种子播于穴盘内,一穴一粒或两粒(播种时胚芽向下),覆1cm厚的基质。用塑料薄膜覆盖于穴盘上面保温保湿。将秧苗放于玻璃温室或日光温室内,待出苗后秧苗按常规管理方法管理(保证秧苗基质见干见湿,浇水时要确保基质浇透;定期喷洒些防虫防菌的药剂)。待秧苗长到一叶一心时进行贮藏。
实施例1、黄瓜秧苗的贮藏
一、贮藏方法
将同一批的一叶一心时期的黄瓜秧苗(连同穴盘一起)移至光照培养箱内进行贮藏。贮藏条件具体如下:
实验组1:昼/夜温度为12℃/9℃,光照时间为12h/天、光照强度为30μmol·m-2·s-1和相对湿度为75%。
对照组1(温室对照):昼/夜温度为25/15℃,光照时间为12h/天、光照强度为200μmol·m-2·s-1和相对湿度为75%。
对照组2:昼/夜温度为15℃/12℃,光照时间为12h/天、光照强度为30μmol·m-2·s-1和相对湿度为75%。
二、贮藏结果
(一)指标检测
每组分别在贮藏第4d、第8d、第12d进行形态指标及生理指标的测定,贮藏当天记作第0天。每组分别以贮藏第0天的为对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大学,未经中国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9794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软质水管卷收器
- 下一篇:折叠自行车把手杆与前叉管的结合结构改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