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域名解析的链路负载均衡方法和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97723.7 | 申请日: | 2010-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733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27 |
发明(设计)人: | 于洪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12 | 分类号: | H04L29/12;H04L2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鑫媛睿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7 | 代理人: | 龚家骅 |
地址: | 310053 浙江省杭州市高新技术产业***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域名解析 负载 均衡 方法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域名解析的链路负载均衡方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CDN(Content Delivery Network,内容分发网络)的目的是通过在现有的Internet中增加一层新的网络架构,将网站的内容发布到最接近用户的网络边缘,以使用户可以就近取得所需的内容,并解决Internet网络拥挤的状况,提高用户访问的响应速度;并解决用户访问网站时,由于网络带宽小、用户访问量大、网点分布不均等原因所造成的响应速度慢的问题。
具体的,CDN的关键技术包括:(1)内容发布:借助于建立索引、缓存、流分裂、组播(Multicast)等技术,将内容发布或投递到距离用户最近的远程服务点(POP)处。(2)内容路由:是整体性的网络负载均衡技术,通过内容路由器中的重定向DNS(Domain Name Server,域名服务器)机制,在多个远程POP上均衡用户的请求,以使用户请求得到最近内容源的响应。(3)内容交换:根据内容的可用性、服务器的可用性以及用户的背景,在POP的缓存服务器上,利用应用层交换、流分裂、重定向等技术,智能地平衡负载流量。(4)性能管理:通过内部和外部监控系统,获取网络部件的状况信息,测量内容发布的端到端性能(如包丢失、延时、平均带宽、启动时间、帧速率等),并保证网络处于最佳的运行状态。
如图1所示的CDN技术中DNS的原理示意图,在内容路由技术中,用户进行业务访问时,DNS请求交互流程包括:
(1)将域名解析请求发送到Local(本地)DNS服务器;
(2)Local DNS服务器发现本地没有缓存,则将域名解析请求发送给权威服务器(即CDN智能DNS服务器);
(3)CDN智能DNS服务器根据用户所属的ISP(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因特网服务提供商),返回域名对应的IP地址(该地址属于该ISP);
(4)Local DNS添加本地缓存,并将查询结果返回给用户;
(5)后续用户可以根据返回的IP地址进行业务访问。
当北方联通和南方电信出现之后,对于CDN技术来说,则出现了跨运营商访问速度慢的问题。而出现该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南北网络的互通互联接点拥塞,造成用户丢包、延迟较大,从而导致访问缓慢,甚至对于一些应用来说根本无法访问。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用户会使用一个电信地址和一个联通地址,并希望访问电信地址走电信的链路,访问联通地址走联通的链路;而服务提供商通常也会租用多条运营商链路,并希望电信用户能够通过电信链路访问服务器,网通用户通过网通链路访问服务器。
如图2所示的多链路业务访问示意图,为一个存在多条链路的内网用户访问服务器的报文交互流程,包括:
(1)用户向运营商的本地DNS服务器发送域名解析请求,其中,该域名解析请求将依次通过用户、内网DNS服务器、内网网关、网关、运营商本地DNS服务器。
(2)运营商本地DNS服务器将域名解析请求报文发送给CDN智能DNS服务器(转发后报文的源IP是运营商本地DNS服务器的IP地址),智能DNS服务器根据报文的源IP地址决定解析返回的IP地址。如果源IP地址为电信对应的IP地址,则返回的IP地址为电信对应的IP地址,如果源IP地址为联通对应的IP地址,则返回的IP地址为联通对应的IP地址。
(3)内网用户根据解析到的IP地址进行服务访问。
通过上述描述可以看出,将域名解析请求发送给运营商本地DNS服务器时,将直接决定后续服务的访问流量。
现有技术中,为了将域名解析请求发送给运营商本地DNS服务器,具体有以下方式:(1)在内网网关上启动DNS代理,内网DNS服务器视该内网网关为DNS服务器,由内网网关根据配置的DNS服务器直接将域名解析请求发送给运营商本地DNS服务器。(2)在内网DNS服务器上直接配置两个运营商的本地DNS服务器,内网网关直接执行NAT(Network AddressTranslation,网络地址转换)转换后,将域名解析请求发送给运营商的本地DNS服务器。
但是,在使用上述方式将域名解析请求发送给运营商本地DNS服务器时,至少存在如下缺陷:
(1)所有的域名解析请求将从一个运营商链路进行发送,导致后续业务流量也都通过该运营商链路,无法实现流量的分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9772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手机及其电视内置天线动态调谐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用于标记材料的方法